与油气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舟山日报 2023年12月12日 李巧凤

  □记者 李巧凤

  离开从事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世界500强企业,于2018年9月来到舟山,成为一名就职于市商务局的油品贸易高管,陈彦峰说自己搭上了舟山油气产业发展的快车。

  积极谋划舟山特色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把油气贸易做大做强,是由市商务局牵头、陈彦峰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油气贸易中心专班成员们多年努力的方向。

  陈彦峰连续5年梳理油气贸易中心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并负责督促落实,使舟山油气贸易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特别是去年,国际油气市场高位大幅波动,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舟山油品进出口总额达2656亿元,同比增长83.7%,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达88%,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额6578亿元,其中油气贸易额6120亿元,实现保税燃料油混兑量219.83万吨,油气贸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制度创新、政策制定上精心设计,让政策红利释放有力,这是油气贸易中心专班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5月,我市保税油高低硫混兑政策获商务部正式发函支持。“这一政策红利全国只有舟山有。”陈彦峰介绍,去年年底因国家行业政策调整,混兑业务全面停止。“这对舟山相关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具体来讲,去年舟山实际完成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量350万余吨,占了舟山港保税燃料油供应总量的58%,混兑占了一半以上,这意味着舟山港将因此受到冲击。”陈彦峰说。

  为此,陈彦峰和专班成员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极向商务部汇报争取,第一时间对接企业以及海关等相关部门,了解市场需求,梳理政策堵点,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获得商务部支持。“通过混兑每吨燃料油成本可降低5~7美元,混兑油已经成为舟山港重要的油源保障。”陈彦峰说。

  近年来,全球航运业减排进程加速,为积极适应这一行业变化,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已常态化供应B24生物燃料油。作为油品贸易高管,陈彦峰时刻紧盯全球行业风向,推动舟山港加快布局新型清洁船舶燃料供应。今年8月,全国首单港外锚地LNG(液化天然气)加注、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新型生物燃料油加注试点落地。今年10月,舟山港完成全国首单海上集装箱B24生物燃料油加注。

  舟山缺少生物柴油生产加工企业,货源无法保障。为此,陈彦峰和专班成员又引进40万吨/年生物柴油加工项目。该项目今年9月落户定海工业园区,投资额约17亿元,近20家保税油供应企业和相关仓储、物流、计量企业等都因此受益。

  “明年1月1日开始全球将征收碳税,而加注生物柴油等新型清洁能源可抵碳税。舟山企业如何应对?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这是我们需要提前思考、谋划的问题。比如首单LNG加注,我们在2019年就开始筹备,2021年出台行业准入管理办法。LNG是危化品,一般的油船不能运输,需要专门的危化品运输船,涉及海关、海事、港航、应急等多个部门,省里把控也十分严格,这些难关都需要一一突破。”陈彦峰介绍。

  过程是曲折的,结果却是令人期待的。“以前在舟山只有燃料油可加注,今后油品将更加多元化,可满足全球船东公司的各类燃料需求。我们本地企业服务能力提升了,承接的新业务也将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陈彦峰说。

  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引进,对推动舟山油气贸易做大做强意义重大。今年以来,陈彦峰和专班成员们梳理形成了十大重点招引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八个项目已落地,年内新增贸易结算额150亿元以上,贡献外资500万美元。目前,舟山拥有近万家油气企业,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

  这些年,舟山积极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高地,陈彦峰说自己正逢其时,今后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强的责任担当,为舟山油气贸易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