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岱山记者 陈瑶 通讯员 邱巧燕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八八战略”像一把“金钥匙”,始终引领着岱山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加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过去20年,岱山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改革攻坚连获成果,生态环境向绿而行,城乡差距再次缩小,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出了攀登的高度。2022年,岱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今年一季度,岱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速9.9%,继续保持全省前三。
20年的拼搏进取,已经让岱山从偏远落后的“悬水海岛”蝶变成充满潜力的“东海明珠”。
广度 精准施策实现新发展
竞逐产业赛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岱山鸣响招大引强发令枪。
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签约项目10个,6月底前新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9.4亿元;推进落地项目5个,6月底前新落地3个、总投资16亿元、出让项目用地182亩;推进开工项目8个,6月底前新开工1个、总投资3亿元。
争、拼、赶、超,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该县今年围绕9大产业链,聚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船舶海工、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紧盯“催化剂、助剂、添加剂及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膜、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加大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力度,确保半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海域大县的岱山,有着向海而生的开放基因,近年来,始终坚持拥湾向海。县域内各项国家战略项目叠加赋能,拉动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稳中有进,带动“华能岱山1号海上风电场”“华润双剑涂渔光互补”“惠生海工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建设,海洋产业不断壮大。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县内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先后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正加速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让人才近悦远来。
“岱山的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人均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原值等重点创新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岱山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该县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家、教授(专家)工作室4家。柔性引才是海岛人才破题关键,2020年9月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投运后,累计引进绿色新材料、海工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42人,带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7个,帮助县内20家企业和职能部门解决83个技术难题。
同时,县内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县75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已达到76%,比去年底提升6个百分点。
“当好‘店小二’,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这句话已成岱山县营商服务综合体工作人员的口头禅。
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简化审批程序……岱山县政务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办理模式,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新设企业网办率100%,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率97.6%,957家市场主体通过“住所承诺”方式获得市场准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办件率97.37%。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岱山正在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醇度 见山见水乐活在岱山
海的那边,见风光无限;四会五达,享岛之悠闲。一种幸福生活,正在岱山蔓延。
“老早在抖音刷到这个地方要开业,端午节放假就来了。”日前,经过近一年提升改造,秀山滑泥公园重新开园。从宁波特地赶来的虞梦聆,老家就在岱山,“滑泥公园有特色,附近城市都没有,所以带孩子来体验一下玩泥巴。”
滑泥公园是全市首个体现优质滩涂特色的主题乐园,填补了岱山主题乐园市场的空白。去年,岱山谋划实施“星辰大海”计划,建成东海郊野公园一期、牛轭山公园,打造岱东北峰山、本岛南部美丽渔港等海岸示范带,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
家门口可以玩的地方越来越多,岱山致力于增强公共服务的全民优享水平,实现全域高水平均衡发展,“推窗见景”已经是常态。
在岱山县磨盘山上,蓬莱森林体育公园正在加紧建设。散步走出安澜阁,四通八达的游步道通往公园的各处节点。公园周围环绕着岱山老城区,南面全线临海,汇聚了山海渔港村等特色资源。
出门就是“十五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出县更是四会五达。舟岱大桥通车、燕窝山客运码头投运、G526国道岱山段贯通、岱山交通旅游集散中心运行,磨心山隧道、衢山环岛西线加快建设,入选全省交通服务共富第一批试点……岱山的场景越来越符合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直以来,“平安岱山”建设都在不断深化,为“幸福岱山”铺好善治底色。构筑“一体两地”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全科网格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打响“瀛洲红帆”“东海渔嫂”等治理品牌……以党建统领夯实岱山基层治理基石,为“幸福岱山”添彩,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美好画面。
温度 千万工程联通城与乡
白墙黛瓦、悠悠溪河,满是江南文艺气息的民房;盐滩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析出的白色盐粒引游客驻足;刚修建完的盐文化体验馆、搭起天幕的大片草坪……沿着涂口村上船跳区域的村道前行,从宁波来的游客虞女士感叹道:“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像,这里的农村如此赏心悦目。”
“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岱山全面推进“城市借乡村为景、乡村借城市振兴”。
“‘千万工程’推进以来,岱山乡村建设从改善环境开始,逐步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乡风文明建设、数字化改革,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宇平介绍,近日,秀山岛便成功入选国家“和美海岛”示范创建名单。
过去一年,县内更是加快打造一批未来乡村、未来社区的共富基本单元,星浦未来社区、蓬莱未来社区加快建设,长涂倭井潭、岱东涂口列入省级第二批未来乡村试点村,成功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美丽乡村引来的不仅仅是游客,更引来投资客的关注。“上船跳的‘底子’很好,又与东海郊野公园、鹿栏晴沙这些景点串联,我尝试在这里投资露营基地和垂钓基地。”露营基地负责人周玲玲告诉记者,“请的保洁阿姨也都是村里人。”据她说,周边的村民不止一次表示,喜欢这个基地为村子带来的“闹热”。
以村庄经营为抓手,不断激发岱山乡村共富动能。据统计,去年该县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115元,增长7.1%。
近年来,县内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升城市品质,居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功由“县”向“城”跨越,变得更亮丽、更宜居。通过高标准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及双峰新城、美丽渔港等规划,岱山精心绘就城市发展蓝图。
“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民生支出达2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岱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低收入渔农户同步迈向高水平小康社会,低保标准提高到10920元/年,“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目标全面完成。
如今,县内深入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全面推进“扩中”“提低”改革,高度关注样本户,多措并举提高“两项收入”。
新成就
二十年,岁月跌宕,岱山人抚今追昔,坚定信心;
二十年,百折不挠,岱山县赓续前行,奋楫扬帆。
以前提起岱山会想到什么?是岛民,是渔船,是海鲜,是交通不便。
现在提起岱山,是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中国(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主战场,是朝发夕至的东海大花园。
——夜晚,站在鱼山岛观景平台俯瞰,机械林立、管道蜿蜒、灯光璀璨,一期、二期全面投产,创造“浙江速度”。这里是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主战场,让我国开始有了大宗化工原料国际定价话语权……2022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实现工业产值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66.4%;
——引进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是国内规模较大、配置最齐全的新材料中试基地;引进清华大学与浙石化合作共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浙江省汽船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博士后工作站、数字海洋实验室……今年,科技部公布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岱山成为我市首个入选县(区);
——2022,岱山承办全省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大会,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6个、石化产业链项目21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7.3亿元;今年一季度,高强高模碳纤维等单体投资10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岱山;县内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迈入全省前十……今年,岱山县获得浙江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的“浙江制造天工鼎”,成为全省首批被授鼎的市、县(市、区)之一;
——熟悉的空气依旧清新,遮荫的绿树日渐茂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火如荼,现在的岱山于绿水青山间铺开多彩多姿的生态画卷,美丽生态、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诗意相连……2021年,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名单,岱山捧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国字号”招牌;
——磨心隧道通,城乡动脉连,舟岱大桥通车后,半岛之城高速发展。岱山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宽带服务、金融网点等建设,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向乡村延伸……2022年,城镇和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4421元和46115元,增长4.3%和7.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397∶1;
——鱼山岛的社会治理中心内,县信访、人社、总工会、公安、建设等部门精干力量长期入驻,法院、检察院定期入驻,直面工伤调处、劳资纠纷、工地摩擦等矛盾。今年截至目前,岱山受理矛盾纠纷956件,调解成功率93%;省级以上信访积案47件,化解率91%,其中国家级信访积案28件,化解率96.4%;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5%。
——在县营商服务综合体内,发改、税务、市监等主要涉企审批部门的23个窗口早已经被整合为4个综合窗口,县内98%以上的涉企审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办理审批时间提速95%以上,平均办事材料由原来的7件压缩至1件……岱山入围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排名,位列全国第50。
新目标
同舟共济扬帆起,共绘蓝图接续干。
今年,岱山县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和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突出战略优势,全力以赴打造海上开放新高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实“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
突出项目攻坚,持之以恒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将项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突出海洋特色,坚定不移打造海洋产业新体系——加快培育百千亿级产业,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绿色石化产业,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扩容提质现代服务业。
突出创新驱动,乘势而上打造海洋科技新亮点——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全面提高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现代化水平,争创国家创新型县。
突出改革牵引,精准施策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以改革开路,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突出城乡一体,久久为功打造美丽海岛新形象——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全域全景海上花园城,全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突出共享发展,尽心竭力打造海岛共富新样板——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让共同富裕更加真实可感。
突出风险防范,驰而不息打造县域治理新典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实干争先,与时俱进打造现代政府新气象——坚决扛起“两个先行”的使命担当,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奋进者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绘画 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