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打造中国海岛赛事之城

  □记者 陈颖丹

  本报讯 “全链条孕育国内一流品牌赛事,打造‘海味’赛事IP,蓄能‘海岛’赛事后劲”“加快互动体验式海洋运动发展,推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深化‘体教融合’,为中国海岛赛事之城赋能加力”……

  8月18日下午,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委员们和专家围绕“加快打造中国海岛赛事之城”这一主题,纷纷就如何开发有舟山辨识度的IP赛事、优化海岛赛事体系构建、让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并针对我市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了精准的对策建议。市文广旅体局、市教育局、舟山海事等部门和相关县区的负责人与委员们面对面,共同协商交流。

  近年来,我市锚定“中国海岛赛事之城”建设目标,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举办、承办了多项国际、国家级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以“海上赛事系列、路跑赛事系列、沙滩赛事系列”三大赛事体系打造“舟山赛事”品牌,构建“一市多品”“一区一品”品牌赛事体系,每年累计参与人次超10万。下紧转第4版▶  ▶上紧接第1版 不过,我市同时也面临基础设施欠缺、赛事组织经验不足、赛事多样性不足、赛事品牌影响力不够、赛事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对此,市政协常委刘娜建议,根据赛事特色特点进行同类整合,扩大参赛规模、提升参赛规格,将舟山原创赛事品牌做大做强。在持续引进一些职业联赛、综合赛事的同时,挖掘“山、海、沙”特色,开拓海上拓展训练、海岛度假探险、岛城定向赛等引流效应强、群众热度高的活动。

  市政协委员林韩群建议,多元化开发帆板帆船、特色马拉松、沙滩风筝、冲浪、户外骑行等体旅融合项目,拓宽沉浸式体育旅游新场景与新玩法,推动重大体育赛事进景区,引导、鼓励旅游企业参与体育赛事。

  市政协委员陶慧芳建议,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对兼具专业竞技赛事保障和全民健身的游艇码头、海钓基地、登山步道、沙滩运动场、室内体育场馆等基础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保养。

  与会相关部门表示,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将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海潮 人文
   第03版:非凡二十年
   第04版:国内外新闻
习近平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
资本市场迎一揽子政策措施 释放诸多信号
第七届南博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83个
加快打造中国海岛赛事之城
三部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第六届嵊泗枸杞贻贝节开幕
天津市静海区 东淀蓄滞洪区 转移安置人员返村
气象
广告
中国体育彩票开奖信息
中国福利彩票开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