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环境部: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占世界已知总数11%

争取到2035年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目前我国共记录到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大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郭芳表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共记录到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大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在推进保护修复和监管治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也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作为重点,要求健全调查、监测、评估和保护体系,维护和修复重要的海洋生态廊道。

  她说,“根据《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纳入监测的24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有所好转,自2021年起,保持‘不健康’状况清零,海洋生物多样性稳步提高。媒体朋友也一直非常关心,海洋生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报道、画面越来越多,比如,在珠江口和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深圳湾和涠洲岛的布氏鲸,现在都成为当地的网红、城市的代言。”

  郭芳指出,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此,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出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海洋作为重要领域和关键目标,将重点加强河口、海湾、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

  郭芳强调,下一步,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将认真落实“昆蒙框架”要求,深入实施战略与行动计划,指导督促沿海地方结合美丽海湾建设,系统开展海湾精细化调查,着力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修复,持续强化调查监测和监督管理,多措并举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据介绍,中国编制实施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目前正在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在65个海湾正在拉网式进行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推动海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努力争取到2035年能够把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

  另外,郭芳在会上表示,中国始终紧盯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沿海战略交汇点,实施重点施治,打了几场漂亮的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从企稳向好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转变。

  据统计,2023年,近海海域海水优良水质面积达到了85%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了13.7个百分点,并且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就消除了“不健康”的状态。

  据中新网 央视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融媒
   第04版:达人
   第05版:关注
   第06版:深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广告
砂石土料拍卖公告
上海机场联络线列车逐级提速试验顺利完成
带娃坐火车攻略来了
浙江:首次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本将开展载荷研究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占世界已知总数11%
中国体育彩票开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