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虞仁珂
本报讯 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昨天傍晚6点50分前后在岱山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23时,舟山市防指决定将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受“普拉桑”影响,昨天我市普遍经历了风雨,全市72条水上客运航线全线停航。从上午8时至晚上6时,全市平均面雨量11.7毫米,最大单站为定海毛竹山30.5毫米;风速最大为嵊泗枸杞站,达到11级(28.8米/秒);渔船回港人员10888人仍全部按照指令保持转移状态,经初步排摸全市Ⅲ、Ⅳ级响应共转移人员1481人,其中海上养殖转移730人、在建水运工程转移384人,水利在建工程转移367人。
“普拉桑”一名由台风“温比亚”更替而来,来源于马来西亚,意为热带水果野红毛丹,是一种在东南亚广受欢迎的甜美多汁的水果。尽管它的“个头”并不算大,但“飞毛腿”似的速度着实令人印象深刻。生成之初曾跑出60公里的时速,尽管进入东海后稍稍“刹车”,时速仍达40公里,是一般华东台风速度的2倍。
为何“普拉桑”跑得如此之快?气象专家表示,台风的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引导气流。副热带高压与台风是相持关系,随着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的西进,副高就挤进空位,快速西伸;高压系统的气流是顺时针运动,副高底部(南部)就是东风带,“普拉桑”紧贴在副高底部,受到很强的偏东气流引导,因此速度很快。
昨天21时45分前后,“普拉桑”在上海奉贤沿海二次登陆。受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1日至24日我市每天均有中等以上降水。气象专家提醒,虽然“普拉桑”强度算不上特别强,但紧随“贝碧嘉”再次影响华东地区,且赶上北方冷空气南下,可能会联手下起比“贝碧嘉”还强的雨,地质灾害隐患较高,各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