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宛
人物名片
蒋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工程学会理事。
从事骨科关节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关节疾病、运动创伤,特别在各种人工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各种关节内病变和损伤方面有深入研究。
医者仁心 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病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速,且全民运动意识的不断增强,肩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在临床上呈现上升趋势,之前大部分肩袖损伤的患者被传统观念束缚,认为自己是“肩周炎”,通过保守治疗会痊愈,漫长的治疗周期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蒋垚教授介绍,运动损伤最常见的是关节的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脱位、肩袖撕裂,以及髋、踝关节损伤等。这些关节损伤的修复,在以前都要“开大刀”,伤口至少10厘米以上,很多运动员因此告别赛场。
自从有了关节镜,开放手术变成微创手术,伤口越来越小,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治疗越来越精准,大大延长了专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的“运动寿命”。
“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我只想尽最大能力让患者得到最好治疗,只要海岛患者有需要,基层医院有需要,我就一定在。”这是蒋垚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工作动力。
在平时义诊中,他总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蒋教授看来,广安医院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团队,他们的医德医风和专业技能值得信赖。
接诊的患者很多患有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年忍受着病痛,早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到疼痛难忍来就医,病情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复杂的程度。同时这些患者往往经济状况不佳。
遇到这种情况,蒋垚教授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解决病痛。
“镜”益求精
上海专家护“肩”有道
“真没想到,广安专家用3个小孔就治好了我的病,真是太感谢蒋教授了!”今年60多岁的刘大伯打心眼里高兴。
老人20多年被左肩关节疼痛所困扰,洗脸、梳头、摆臂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动作都感到困难,尤其是晚上休息,一个翻身,胳膊位置没放合适就会疼醒,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老人多次就医,针灸、按摩、推拿都试遍,但是一直没有治好。
经人介绍,听说广安医院有一位上海六院的关节科老专家来义诊,刘大伯赶紧挂了号。
蒋垚接诊后,详细查体并结合辅助检查诊断其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建议住院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以快速消除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当得知自己的肩关节疾病有办法医治,并且是微创手术后,刘大伯欣然同意,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
术后刘大伯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也明显改善,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从医三十余年,每做一台手术,蒋垚都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手术过程中,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手术完成后,他和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交流,叮嘱他们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尽自己所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最快的康复。
蒋垚告诉记者,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可以在很小的创伤下缝合撕裂的肩袖,解决患者的痛苦。在肩部周围做3-5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不开刀,是目前治疗肩袖损伤的“金标准”。
什么样的人需要肩关节镜手术?
蒋垚说,主要包括冻结肩,俗称肩周炎,肩袖损伤,肩盂唇损伤等疾病。表现为比较明显的肩部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妨碍吃饭梳头等动作;夜间痛,夜不能寐。想快速提高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这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就应该考虑肩关节镜手术了。
名家引航
“新广安”全方位提升
“蒋教授技术高超,对病人从来都没有丝毫的马虎。”
“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总是能看到蒋教授穿着白大褂穿梭在诊室和病房。”
说起蒋教授,“广安弟子”纷纷表示由衷的钦佩。
舟山广安医院骨科中心是该院跨学科发展和临床研究联合体,是临床与教研的创新平台,也是接轨大城市医疗资源持续“双下沉”的新干线。
骨科中心主任、关节外科主任罗军说,蒋教授的到来,不仅让海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海专家的治疗,也为广安医院骨科发展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海岛医院关节科的技术进步。
“我们医院关节外科在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有了这样一位名家引航,先进科技为医学赋能更加顺畅和平稳,使得手术更节约时间、更精确、更个体化,也更安全和优质。”
广安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周正介绍,医院有幸请来蒋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下沉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广安的“大专科小综合”,在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学科发展也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让广安医院在诊疗服务、医疗人才梯队培养、学科建设、诊疗康复一站式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