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康明军
海上古城,正在书写更精彩的华美篇章。
回首2022年,定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总体目标,爬坡过坎,步履扎实,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连续四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暖企”专员服务企业……定海厚积成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定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6.2%,成功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双百强区”。
“五山”水利主体竣工,全域景区化建设深入推进、连续第17年获评省级“平安区”……定海实干为先,民生答卷亮点纷呈,2022年,定海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0%、6.8%。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展望2023年,定海将对标争当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排头兵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定海实践,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
经济发展逆势前行步伐稳
去年11月19日,舟山粮食产业园里礼花齐放,总投资30亿元的华康股份年200万吨(一期)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在此开工。“在舟山的项目是企业围绕大健康发展思路及消费者追求方向,探索新增长点的一个重要举措。”亲临开工现场的华康股份董事长陈德水如是说。
华康股份项目是去年定海区首个开工的集中签约重大项目,去年7月,华康股份等15家企业与定海举行集体签约仪式,正式落户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成功实现重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浙江定海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签约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定海为企业完成了环评能评、土地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约16万平方米厂区土地顺利摘牌,为项目开工保驾护航。
过去一年,定海区“向海而生”,谋划实施产业革新“145”计划,树起“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经济发展破题起势。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一期征迁“百日攻坚战”顺利完成,29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达到130%。
攻项目,夯实跨越发展经济基石。年产值可达100亿元的聚泰新能源电池项目去年落户定海,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生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正极原材料,成为定海推动新材料产业标志性项目。
解难题,助企纾困有温度。定海创新实施“暖企工程”等措施,双向匹配16名退职领导担任“暖企专员”,得到企业普遍好评。在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暖企专员”现场“把脉”,市、区相关局办负责人现场收集问题,当场交办协同解决,企业负责人直言“暖到了企业心坎上”。
奋楫争先,勇搏激流。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报,全省4个设区市、11个县(市、区)获评2022年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地区,定海榜上有名。去年四个季度,定海连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全年投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大项目牵引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去年,定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新引育省部级以上人才22人,入选“舟创未来”海纳计划项目 17个。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省级百个重大应用全面贯通,36个特色应用上线运行。塑机螺杆产业被列入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县域试点。
城乡环境颜值提升品质高
去年12月27日,随着一阵爆破声在定海城北水库至虹桥水库分洪隧洞内响起,该隧洞最后2米顺利完成爆破,定海五山水利工程(东海云廊生态带)“西调”工程3座水库成功“握手”,五山水利工程主体项目基本完成。
过去一年,定海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山体来水有效拦截70%,河道应急排涝能力提升80%……标志性工程——五山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超强台风“梅花”的考验,使老城区告别了台风天“汪洋一片”的窘境。去年9月,浙江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暨“水利+”现场会在定海举行,五山水利四大工程和防汛防台数字变革,让来自全省的水利人赞不绝口。
优环境、提品质,擦亮全域美景。走进海山公园,一束“火炬”立在山坡上,红色的道路盘旋其上,通向茂密的山林……东海云廊6个“城市飘带”中的海山段春节前夕率先向市民开放,成为公园一处新的景点。过去一年,东海云廊入选省级最美绿道,还建成东海云廊广场,配建畚金服务驿站及停车场50个、停车位5416个,依山观海,美不胜收。
“昌国路变化真大,很有古城的味道!”近日,定海市民孙维路过改造后的昌国路西段,发现定海区政府南入口、东门里等区域多了几处沿街景观带。
定海将“口袋公园”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利用分散在老城区的东海中学东北角、昌国路东门里等碎片化公共空间,建设、改造8处口袋公园,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以“方寸之美”扮靓古城。
去年,以“十五古”系列文化保护利用为重点的古城微更新稳步推进,定海编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砚池、东大街周边2.7万平方米“低小破”区域签约腾空,修缮更新吴家大院等历史建筑。
推进全域景区化,提升城市宜居度。过去的一年,定海244幢危旧房完成解危,91幢老旧住宅完成综合改造,改造提升昌国路、东瀛路、环城西路等20条城市干道,行走在定海街头,路面平坦,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位等焕然一新。
海岛共富扎实推进民心暖
冬日的暖阳落在东岠岛宁静的村庄里,新年伊始,东岠岛“见山海露营基地”共富工坊党小组以小分队形式,将“见山海露营基地”负责人准备的130份新年礼品交到东岠岛每一户村民手上,温暖着村民们的心。
推进海岛共富,打造“海岛版”诗与远方。定海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中融入共富工坊建设。回眸过去,东岠“见山海营地”入选浙江省十大最具潜力露营基地,一批共富标志性成果加快形成。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去年,定海坚决走好海岛特色共富之路,顺利入选省级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实践试点,马岙村上榜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树环绕,鸟鸣幽长,走进新螺头村黄沙岙,盘活后的闲置农房化身民宿群点缀其中,建设中的乡村艺术馆已完成主体结构搭建。新螺头村围绕“新乡村社群”发展定位,探索“村集体+外来资本”“外来资本+村民”等村集体闲置宅基地建设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
加快海岛交通、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算好民生、经济、生态“三笔账”。在金塘,连接金塘本岛和大鹏岛的金鹏跨海大桥开工建设,将终结大鹏岛“舟楫往来”历史,为“海上周庄”插上共富翅膀。定海南部诸岛的8个单村水站,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统一运行维护管理,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让小岛居民能喝上放心水。
惠民生、保平安,奏响共建共享和美乐章。过去一年,定海扎实推进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帮扶就业走在全市前列,全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处于全省低位。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入选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省级试点,公共服务“15分钟服务圈”加快形成。
配置负压救护车、常驻急救医生,落实24小时值班……去年7月,位于定海岑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救点正式投运,为小沙、舟岱大桥等本岛西北部区域撑起了生命“保护伞”。“与以往从定海城区发车救人相比,路上可节省约20分钟的时间。”定海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定海已建成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金塘、岑港3处急救点,大大缩短急救半径与平均反应时间。
深化“山海”提升工程,奔向“医疗共富”。去年,定海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普外科列入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建成运营区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岛岛救”——海岛院前急救项目筹备开发,将利用数字化赋能海岛基层医疗体系,把生命“保护伞”从本岛覆盖到偏远小岛,奏响医疗惠民“服务曲”。
“数”说
全区GDP增长3.0%,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7%,工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6.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0%、6.8%。
29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达到130%,总投资超135亿元的15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暖企工程”“我为企业发展办一事”活动创新实施,选派“暖企专员”16名,为企业解决问题100余个、容错63起。
244幢危旧房完成解危,91幢老旧住宅完成综合改造,63项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2个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启动实施。
本版图片由定海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