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研发,实现鱿鱼白片定重量定尺寸智能化切割

鱿鱼智能切片机在我市水产企业投用

切割产品一次合格率98%以上,每台机器对应的每条生产线能减少用工30人,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近300万元

  □记者 陈静 周杭琪

  本报讯 将清理干净后的鱿鱼白片放入智能切片机内,鱿鱼三维参数通过扫描仪传输到智能系统,切片机自动调整切割点位和角度,轻松切割成一条条重量和长度均匀的鱿鱼花条。近日,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洋水产有限公司、舟山新弘水产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集中购置智能鱿鱼切片机,由此形成先进高效的鱿鱼精深加工流水生产线,将向更大范围推广。

  舟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鱿鱼捕捞生产基地和远洋自捕鱿鱼输入集散地口岸,被誉为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2022年,我市鱿钓报关产量51.39万吨,同比增加28%;报关产值54.86亿元,同比增加27.8%;口岸远洋自捕鱿鱼到港卸货量共计达40.83万吨。全市现有大小鱿鱼加工企业11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7家。2022年全市鱿鱼加工总产值33.86亿元,同比增加5%,占全市远洋水产品加工总额的47%。

  但是,对照“一条鱼综合产值上千亿”的既定发展目标,我市鱿鱼加工产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短板。“从鱿鱼加工的用工成本来看,仅是定对角线尺寸切割这道工序,就需要60到80名熟练技术工人。若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或流动频繁,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因此,急需通过‘机器换人’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针对厚薄不均、大小不一的鱿鱼定重、定尺寸切块这项作业要求,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突破鱼体三维形状快速扫描重构、刀具切割角度与点位智能算法求解、多模块联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发明了智能鱿鱼切片机,实现了鱿鱼白片定重量定尺寸智能化切割。经测算,智能切片机切割速率可达7200刀/小时,产品一次合格率98%以上,将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水产加工行业自动化提供成功的“舟山案例”。

  作为首批“吃螃蟹者”,浙江大洋水产有限公司也参与了鱿鱼智能切片机研发,近期又追订了4台切片机。“去年我们就有2台切片机投入试用,效果显著。”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测算,鱿鱼智能切片机的应用,大约可以节省80%人力成本,相当于每条生产线能减少用工30人,企业因此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近3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由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研发,实现鱿鱼白片定重量定尺寸智能化切割~~~切割产品一次合格率98%以上,每台机器对应的每条生产线能减少用工30人,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近300万元
~~~
~~~
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分别为无畏石摩崖石刻、黄家台遗址、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
~~~
~~~今年以来,普陀已办结失实举报6件,为5人次领导干部澄清正名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对话舟山
   第04版:非凡二十年
   第06版:金融理财
   第07版:国内外新闻
   第08版:新闻聚焦
鱿鱼智能切片机在我市水产企业投用
定海东海百里文廊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明确舟山片区未来五年发展路径
我市3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
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澄清正名”为实干担当者鼓劲撑腰
嵊泗黄龙岛:“东海石村”焕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