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文明“靓”起来 乡村处处展新颜

我市全域推进渔农村环境整治出实效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王晶

  本报讯 白墙黑瓦,绿树红花,小桥流水人家。如今,走进我市的渔农村,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记者昨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渔农村环境全域综合整治提升,围绕“五清五无”整治标准,紧盯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塘沟渠、田间地头等重点部位开展集中整治,扎实推动全市渔农村“净起来”“美起来”。

  11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定海区小沙街道庙桥村,宽敞洁净的村路和五颜六色的“沙字”花海让人眼前一亮。放眼望去,三毛祖居外创意墙绘五彩斑斓,村舍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垃圾投放处干净整洁……

  “之前,这里存在路面破损、房前屋后污水横流、部分‘三线’未落地等问题。”小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祥介绍,近几年,庙桥村以“有颜值”“有温度”为目的,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农村旧貌展新颜。今年以来更是着重对部分村路、垃圾投放点、村舍外墙、污水管道、“三线”落地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如今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十一’国庆假期,庙桥村游客如织,大家都夸我们这风景很美。”郭祥说,为了维持好村容村貌,村里日常的清洁工作由第三方公司和本地村民组成的保洁员团队负责。同时村委会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整改动态环境卫生问题。“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住得更舒服,也很自觉维持家门口的环境卫生。”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全域推进渔农村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河道和沟渠2320余处、乱堆乱放1.1万余处,处置各类垃圾、杂物、农业废弃物等5.6万余吨,拆除私搭乱建2347处,规划整治管线147条,一批历史遗留的违法搭建等“痼疾”全部销号。

  我市还成立市、县(区)两级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专班,镇街同步建立“专班专抓”推进体系,村级设置点位责任人,上下联动凝聚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量,同时组织开展多轮联动检查,复核全市103个“三星级”村环境“五清五无”整治情况,发现并整改问题329个。依托“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发动网格员“随手拍”,发现并录入渔农村环境问题线索7780余个,均已完成整改。目前,全市已有64个村获评“人居环境最美村”,84个村获评“垃圾分类优胜村”,为城市文明增色添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全省气候生态品牌年度榜单公布~~~
~~~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
城市文明“靓”起来 乡村处处展新颜~~~
~~~
~~~
“个转企”变更通道升级~~~
街道书记领衔党建项目,从温暖如家的“驿站”出发,引领带动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潮理论
   第04版:新闻聚焦
   第05版:金融理财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国内外新闻
   第08版:广告
报头
我市又有5地上榜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我市全域推进渔农村环境整治出实效
我市办理首批商事类海牙附加证明书
添绿增颜 美化庭院
我市核发升级后首张营业执照
昌国街道:凝“新”聚力 双向奔赴“守家园”
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