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海岛群众“喝上水”“喝好水”

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海底输水管道敷设现场 摄影 记者 刘凯

  □驻嵊泗记者 胡园园

  本报讯 12月7日,长达28.5公里的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海底输水管道全线贯通,比预期提前整整2个月,有望在春节前实现供水。

  作为全市陆域面积最小的县,嵊泗县因岛域小,无河流、湖泊、过境客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为突出。自10月以来,泗礁岛上每天万余吨的供水全部来源于海水淡化产生。

  “目前,菜园镇海水淡化厂的两套设备都已投入使用,小菜园海水淡化厂也在持续制水中,两座海水淡化厂生产的淡化水基本可以满足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及产业发展用水。”嵊泗县水利水务保障中心副主任李尚科告诉记者。

  淡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海岛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嵊泗县坚持海岛水源多元化开发,顶层设计《嵊泗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计划总投资25.92亿元,用于高标推进六大类供水项目建设和水务体制改革。截至目前,泗礁岛新建日产1万吨规模的海水淡化厂1座,高标准建设了5座离岛乡镇海水淡化厂,全县海水淡化日产能力达2.6万吨。嵊泗城乡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

  不但要让海岛群众“喝上水”,而且要“喝好水”。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嵊泗县把解决海岛用水难问题作为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政治任务,深刻检视、全力以赴、攻坚整治,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专项调度,部门全力协同、挂图作战,凝聚问题整改的攻坚合力。

  总投资4.8亿元的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是省重大民生工程,2021年6月动工开建,设计引水规模为近期日供水1万吨,远期日供水3万吨。眼下,位于薄刀嘴的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配套的加压泵站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泵站建设采取通管优先、同步建设的思路,整个引水工程争取在本月底实现通水,让群众喝上‘大陆水’的愿望早日实现。”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孔小裕表示。

  “喝上好水”不仅需要安全优质的水源,其他供水环节也同样重要。嵊泗县通过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完善统管体制,实行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提升了全县供水单位管理水平;上线“智慧供水监管系统”,提高供水节点物联网设备监测覆盖面,实现用水调度、漏损预警实时监测,营销收费、故障处置统一管理、数据集成分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下一步,嵊泗县将深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优化“自然集水、外引优水、大岛制水、连岛供水”的海岛供水格局,为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坚实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海山观察
   第03版:国内外新闻
   第04版:要闻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让海岛群众“喝上水”“喝好水”
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