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

国内首个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投运

  □记者 刘浩

  通讯员 张慈烽 陈泽云 高震

  本报讯 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超高压直流电缆长期带电综合性能试验平台,8月26日在国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建成投运,这为后续我国自主生产的高电压等级直流电缆系统长期运行性能考核提供了一个试验平台。

  据了解,该试验平台主要包括高压送能变压器、直流大电流发生器、绝缘支撑平台、测量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平台采用同时施加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方式,消除传统升流变压器加热方法引入的绝缘温度梯度分布与实际运行工况的差异性问题,提高直流电缆系统评估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海上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跨海互联的快速发展,海缆工程输送容量、距离及经济性提升需求逐步增加,发展超高压直流海缆技术需求不断增强。因具有输送距离长、系统稳定性好、输送容量大等优点,超高压直流电缆成为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的首选,国际上直流电缆线路的投运数量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如何把好直流电缆质量关显得越发重要。近年来,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专注开发试验设备和提高检测技术,系统鉴定直流电缆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从而保证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据介绍,基于多年的直流电缆试验技术沉淀,并依托舟山多端柔直工程的实践经验,“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研制了能同时对电缆施加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综合试验平台,解决了涡流损耗对直流电缆绝缘温差梯度分布与实际运行工况差异性的问题,并与直流电缆的实际运行方式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电缆系统评估的有效性。同时,平台还采用光纤测量控制技术,实现整个试验实时监控,可掌握超高压直流电缆性能评价的核心技术,平台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在海洋输电试验装备和技术标准方面实现了系统突破,建成了国内首个海缆线路水下探测平台、交直流海缆试验平台以及海缆环境模拟平台,主编了海底电力电缆输电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组织攻关了直流电缆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成为我国高端电缆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相关人士表示,该平台建成投运后,可支撑国内重大工程项目用电缆长期性能考核,丰富了“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的科技内涵,为高压电缆绝缘料国产化提供试验依据,促进国内电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迈向纵深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
升级增加互动体验~~~
向海而声 唱响青春~~~
白沁瑜:~~~
记者蹲点岱山县衢山镇——~~~
~~~——访岱山县衢山镇党委书记方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舟山关注
   第04版:舟山关注
   第05版:海潮 文艺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内国际
报头
广告
水产养殖保险补贴政策出台
国内首个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投运
城市展示馆完成迁址今开馆
舟山市青年合唱节决赛昨举行
干一行钻一行 青春不“躺平”
聚焦产业如何提供要素保障
描绘“国计民生” 携手共进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