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艳虹
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为我市“985”行动八大平台之一。衢山是这一平台建设的主战场。
围绕助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建设,衢山镇聚焦产业配套和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通过“揭榜挂帅”组建团队“一对一”服务项目,并未雨绸缪做好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
聚焦产业,加快建设配套项目
8月初,热浪滚滚。衢山项目建设与天气一样“热辣滚烫”。
锚定国家战略实施,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建设,衢山镇主动作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今年共计推进重点项目20个,涉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等多方面。
衢山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建设的推进,对海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衢山把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该项目岸基部分位于衢山本岛西北侧,正在加紧收尾,预计年底完工,届时这里将成为一处海上高速公路“服务区”,为洋山国际航道航经船舶提供综合海事服务。
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岱山蓬莱交通投资集团已与宁波一家外供公司共同成立海事服务公司,对园区进行运营。同时,也在积极引进燃油加注等相关企业,以园区为阵地,搭建舟山北部的海事服务全产业链。
产业落地,越来越多的新居民上岛工作生活,这对衢山镇的城镇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上岛,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如何增加住房供给,让产业从业人员宜业宜居?衢山镇在一处停工的住宅楼项目上动脑筋。该项目因开发商经营不善停工,但地理位置较好,规划也不错,具有改造潜质。
“我们多方协调,完成资源重组,改建为衢山海事服务产业园,把该小区200多套住房盘活,一举两得。”衢山管委会副主任毛其锋告诉记者,建成后,该项目将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海事服务业态发展提供人员居住等配套生活服务。
住房需求解决了,文体活动怎么办?衢山镇现有文体场所小而散,难以满足新老居民需求。为此,衢山镇将文体中心项目建设提上日程,打造文体综合体,设置50米标准游泳池、综合运动用房、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场地,一站式满足群众文体需求。选址就在海事服务产业园斜对面,联动打造生活服务区。8月3日,该项目在获批的次日就开始建设。
揭榜挂帅,“一对一”服务
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如何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推进?衢山镇推出了“揭榜挂帅”机制。
“‘985’行动确定了衢山发展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落实好、实施好。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是关键。”衢山镇党委书记方明告诉记者,通过“揭榜挂帅”,推动全体干部“沉下去”,为项目落地一对一服务,锻造“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衢山镇政府办公楼一楼大厅,悬挂着衢山镇2024年度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清单。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由一名乡镇领导“挂帅”,并配3名干部,组成一支服务团队。
衢山镇文体中心项目领衔乡镇领导是95后副镇长范凌华。
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今年1月份,新上任的范凌华接到的首个重任就是担任该项目的“帅”。上任后,范凌华去现场、跑施工单位,反复就政策处理和项目审批协调对接,为项目开工抢时间。
“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范凌华告诉记者,之前接触项目建设较少,通过该项目的全流程参与,熟悉了项目流程,为今后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打下了基础。
衢山镇村镇建设和管理办副主任陈飞是该项目3名服务干部之一。每天,他至少一次要到项目现场,协助范凌华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今年要完成总工程的50%,施工工期紧张。”项目开工后,范凌华带领3名干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上来。
未雨绸缪,做好要素保障
“现阶段衢山镇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为国家战略实施守好每一寸土地、每一米海岸线。”方明介绍,实施好国家战略,土地资源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衢山镇提前启动土地资源整理,目前已整理出约533公顷的建设土地资源。一方面,减少盲目开发,确保国家战略要素供给,另一方面,也让土地要素进入“预备”状态。“重要项目来了,提前做好政策处理,可大大节约落地时间。”
位于衢山本岛南部腹地的桂花盐田区块面积达175公顷,开阔平整,原为盐田。近年来,通过盐田废转、前期土地解缆及政策处理,形成大量建设用地,为下一步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桂花盐田区块中,有属于桂花村集体土地的67公顷土地。该村党总支书记刘益军告诉记者,曾有项目找到村里,表达对这块土地的合作意向,但都被拒绝了。每年的村民代表大会,也有村民提出来,土地空着浪费,不如引进项目赚钱。为此村委通过政策宣讲等方式,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里还结合环境整治经常巡逻,及时发现、拆除违法搭建,确保地块环境整洁。
随着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建设的深入,衢山本岛南部优良的海岸线资源即将按下开发键。为此,衢山镇还提前统筹,启动了南部海岸线整理,全长14.9公里的海岸线,目前已整理出6.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