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张健薇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办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为舟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市政务服务办紧紧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聚力“985”行动,夯实政务服务基础,推动涉企服务一站集成,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切实扛起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窗口担当”。
数说跨越
2001年6月舟山市审批办证服务中心成立,2001年共受理各类审批办证事项 40194件;于2022年12月更名为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本级办件量达83.56万件。
舟山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自2023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已解决企业问题2812件,问题办结率100%。
2005年4月舟山市招投标统一平台正式运行,全年交易量305个、交易金额25.44亿元;2017年5月更名为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3年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服务进场交易项目1013项,交易金额117亿元。
企业群众办事进“一扇门”享受“全服务”
“开办油气企业真是太方便,而且全程零成本。”日前,浙江杰茂能源有限公司经办人吕蕾赞叹道。相比过去开办油气企业要一趟趟往登记机关、行业主管部门送材料,现在通过油气行业准入准营“一件事”服务,当天就能领到营业执照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2024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出系统部署。
市政务服务办对照省政务服务办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要求,从空间广度和时间维度上统筹谋划,建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一件事”牵头部门积极对接、久久为功,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打破层级、部门、系统之间的屏障,形成高效运转的政务服务体系。目前,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我市成功运行,办件量超2.5万件,其中“退休一件事”作为全省试点事项,为我省其他地市开展“退休一件事”办理提供了舟山经验。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出发,市政务服务办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进行系统设计,一以贯之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去年开始,“一窗统办”改革率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开,67.6%的事项纳入统办清单。优化“无差别+商事登记和投资项目审批类+不动产、医保等六个分领域”“1+2+6”功能布局,建立完善“前台受理、中台业务支撑、后台审批制证、前台统一发证”一站式集成服务模式,推动大厅窗口由原来168个窗口调整为82个、缩减51%,每个事项平均受理时长由0.87小时减少到0.27小时,办事效率提升近70%,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大幅提升。
今年9月,又推出“舟到办”集成服务品牌,对第一批28类集成服务事项开展流程优化,进一步扩大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一站式”集成服务事项范围。
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近年来,在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中,政务服务网从1.0迭代升级至2.0,市政务服务办与时俱进、统筹协调,以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工作为抓手,实现全市政务服务网高质效一体运行。2024年以来,在市政务服务办和审批服务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一网通办”工作冲到了全省前列。
10月9日至12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帮办代办工作培训顺利举办,全市1100名工作人员及代办员对涉及9个部门134个高频事项如何办理进行学习。作为海岛特色化办事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工作,市政务服务办持续推动“办事不出岛”2.0工作,特别是将基层政务环境、服务事项落地、人员配置优化等工作落实到全市各基层便民服务站(点)。
为减少新居民群体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问题,2023年以来,先后与上海黄浦、徐汇、静安等5个区,安徽阜阳和亳州,四川达州和南充,河南商丘等地签订合作协议,政务服务“朋友圈”年年添新,已延伸扩面至16个地区。
好的工作成效显现离不开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市政务服务办党组以忠诚型、学习型、奉献型、业务型、服务型“五型”干部队伍建设为导向,同步推进机关队伍和政务服务办事员队伍建设。
在一体推进市县政务服务办事员队伍建设中,统一建立人员库,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全市已有632名政务服务办事员获得五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涉企诉求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时值下午,岱山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开办服务板块服务专员接到一通来自浙江世倍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我们企业是石化园区的特种设备作业企业,这个特种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等方面能不能帮助提供培训?”
放下电话,服务专员第一时间提交企业诉求清单至岱山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刻对接相关部门,帮助邀请浙江省专家团队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解决企业燃眉之急。高效的办事效率得益于舟山开展的“一心多岛(园区)多链条”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去年以来,浙江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政务服务迭代升级的牵引性抓手。我市全省率先出台《舟山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市首个一站集成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于去年9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设置10个服务板块,其中将海关、海事、边检、出入境、口岸通关等办事窗口政务服务与增值服务融合打通,打造开放服务特色板块,开设企业诉求服务热线,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进一步完善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新一轮梳理形成365项涉企服务事项。与此同时,积极指导县(区)、功能区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形成“1+8”“一门办”企服中心架构。
“把企服中心打造成为党委政府为企服务的中台枢纽”是市政务服务办为企服务的“初心”,马不停蹄、不舍昼夜,迅速搭建起一体化“舟到助企”数字化企服平台。
“从‘最多跑一次’到‘增值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全面升级。”舟山市政务服务办负责人介绍,围绕市场经营主体需求,以企业“要什么,给什么”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政府“有什么,给什么”,探索构建舟山特色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贯通企服平台与12345派单平台,依托线上线下渠道“一口子”集成“涉企问题库”,实现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市县之间的统一调度、智能分拨、快速处置,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分层分类解决企业诉求,推动涉企问题诉求“一件事一次办”。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工作经验作为全国营商环境领域典型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
在协同推进涉企服务场所的建设中,市政务服务办聚焦产业强服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市本级、县(区)、功能区有序指导推进产业服务驿站建设,远洋渔业产业服务驿站、油气贸易服务驿站、螺杆产业服务驿站等9个产业服务驿站先后建成,实现了舟山重点产业服务驿站全覆盖。
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一站式”
“纸质标书没有了之后,我们省去了大量搬运的环节。在评标的时候,原先需要我们协助专家进行一些资格审查的工作,实行电子评标后,省去了这个环节。”浙江新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代理人员应璐言说道。
9月19日上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大厅,南环快速路北向延伸段(东河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施工监理等4个项目同时开标。与印象中人头攒动的景象不同的是,现场只有代理机构人员到场,投标人则通过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远程参与开标过程。
市政务服务办把握住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契机,加快数字招标交易系统建设,更新并上线房建、市政、交通等7大类电子招标文件范本,新增专家评分明细、电子保函在线赔付等功能,形成交易、服务、监管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体系。
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方面,市政务服务办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协调推进作用。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场内规范化管理、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履约管理、非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等多项机制。推进评标专家“一标一评”工作,开展评标专家信用评价管理,在评标阶段对评标专家的评标行为进行监督,今年已对8名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进行信用扣分处理,我市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涉及的9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聚焦场所建设标准化、平台建设标准化、监管措施标准化,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去年以来,合理规划交易场所空间布局,设置开标、评标、电子监管、询标等区域,确保功能区域划分清晰、流线顺畅。新建涉密评标室,区分涉密与普通项目评审场所,规范涉密项目交易活动,确保涉密项目交易过程安全无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市政务服务办将继续以市委“985”行动实施要求为引领,苦干实干,善作善成,书写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利企为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