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崎锋
我们这座海岛城市建立的大桥、高架桥错综遍布,在不影响正常交通运行的情况下,也有不少桥梁下的空间可利用,打造成一个个运动场所,完全有可能。
根据《浙江省公路条例》第三十条,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可以用于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小型车辆停放等公益用途。在“亚运之城”杭州,一批别样的运动场所正见缝插针地“嵌入”市民生活圈,全方位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需要。
项目包含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等公共体育场地,目的就是为了补齐各年龄段健身设施建设短板,满足全民健身的健康生活需求。
大桥下,从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洁、序、美”,市民也可以在此进行运动、散步、休闲,可谓一举多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这座海岛城市建立的大桥、高架桥错综遍布,在不影响正常交通运行的情况下,也有不少桥梁下的空间可利用,打造成一个个运动场所,完全有可能。
桥下空间的利用,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比如具备屋顶的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半封闭式的空间,拦上围栏,就成了比较安全的独立空间,设置合理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周边的交通与生活环境。另外,桥下的空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本身就是一个纳凉的好地方,适合市民参与更多的活动项目。
桥下空间的利用,我们先前也有一些案例,比如老百姓夏夜纳凉,或者摆些夜市摊等。这些年,我们在打造城市花园、口袋公园等项目上有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但公共运动场地的建设还是有所欠缺,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周边城市的举措,为海上花园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使岛城更富有活力。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从八个方面系统提出了29项改革措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依据这个意见,我们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区域,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屋顶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优化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全民健身资源布局,实现全生命周期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