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四(7)班 林韵舟(证号E1061)

  电影《长安三万里》刚一开播,号称历史迷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了,拉着老妈跑去了电影院。

  回来以后,我感触颇深。这部电影以老年高适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大唐由鼎盛走向衰落的三十年历史巨变。

  二十岁那年,高适与李白初相逢。李白年少轻狂,心高气傲,自比大鹏;高适沉稳内敛,脚踏实地,宛如憨牛。两人性格截然不同,却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成了人生知己。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人人自危,一位身披金甲的老将军正舞着赫赫有名的高家枪法,他就是那位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此时的他,已成为正三品的三镇节度使,他还是唐代唯一一个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

  高适,虽患有口吃,却用自己的方式追逐心中志向。正如李白所说:“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这是对高适一生的评价,也是谪仙人的人生观,是这部电影除诗词外最动人的一句台词。它给予青年高适勉励,也给予银幕前的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

  高适、李白,他们都怀揣报效祖国的远大梦想,并为之奋斗一生。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只是生不逢时,时运不济,两人隐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唐盛产什么?才子。”这大唐卧虎藏龙,群英荟萃,这两人不正是其中最灿烂,最夺目的两颗星吗?

  观影后,我学会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不羁;领悟了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家国情怀;体会了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幽静恬淡………

  这部电影让我真切感受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它复刻了唐代历史的原汁原味,推荐大家也去看一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朋友圈
   第05版:新区教育周刊
   第06版:小记者·文苑
   第07版:小记者·文苑
   第08版:小记者·文苑
   第09版:书画天地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精彩飞扬 欢乐六一之抢凳子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外婆家的院子
精彩的夏令营
我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