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运村里生活是这样的!

——探营运动员们在杭州的“家”

  日前,杭州亚运村举行了全要素演练,记者前往亚运村,与6000余名模拟客户一起体验了赛时的安检、住宿、餐饮以及运动员村国际区的诸多设施和文化服务。

  一整天体验下来,记者的总体感觉是便捷、贴心、好玩、时尚,杭州味道十足。

  从欢迎中心到千人餐饮

  井然有序

  根据流程安排,记者先行抵达的是媒体村。走进媒体村的房间,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一应俱全,鞋柜、衣柜、电吹风、洗衣机、晾衣架都安放有序,无线上网速度也非常快。

  从媒体村出发前往运动员村的班车是10分钟一班,很快就能抵达欢迎中心,这也是代表团抵达亚运村的第一站。在通过安检后,代表团成员们都将在大厅稍作休息,完成注册后,就会被接驳车送到住宿场所,行李则会被造型可爱的小皮卡运走送到楼下——也是电动的。

  记者抵达运动员餐厅时,中午12点刚过,正赶上用餐高峰。

  餐厅内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几大餐区前都是排队等候拿餐的人群,不少人因为是第一次来运动员村的餐厅,等待的间隙都在兴奋地聊天拍照打卡。

  因为人数多,有些热门菜品很快就被拿完,但补菜速度也很快,确保不让客人等太久时间。此外,工作人员会随时将洒落在餐区以外的汤汁食材收拾干净,保证整体用餐环境的整洁。

  商业中心充满杭州元素

  还能“美美哒”

  按照规定,记者只能以媒体访客身份进入运动员村的国际区通行。在此次演练中,国际区的所有区域都开放接受测试,记者逛了一圈后发现最好逛的还是商业中心里的各种“小店”。

  陈列东西最多的当然要数特许商品店,里面包罗了各种杭州亚运会的周边产品,从徽章、冰箱贴到衣服、书包,还有具有杭州特色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制品,全都富含亚运会元素,设计感满满。

  特许商品店隔壁的文化屋最有文化特色,里面陈列着剪纸、风筝、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还设置了3D打印印章和机器自动画像等体验装置,相信既能看又能定制专属小礼物的这些项目一定会成为亚运会期间运动员们的最爱。

  最有科技感的是交换徽章小屋。大型运动会上,运动员之间互换徽章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此次亚运会,换徽章将变得很智能,通过专门的装置,运动员们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徽章放在空白处,然后从已放置的徽章中选择一枚喜欢的带走,既有仪式感,又别具一格。

  商业中心里的美妆区域也格外受欢迎,几乎所有的试妆镜前都坐满了人,化妆师在给他们挑选合适的产品。一旁还能美甲,有专门的亚运风格,隔壁还能理发和洗头。还有一批体验者排队等着贴亚运艺术彩绘贴,专门设计的贴纸只需要短短十几秒就能贴在皮肤上,门店主管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准备了8000份贴纸,但看到演练时排队等候的人群,觉得不够了,要去加单了。

  中国邮政还提供定制明信片的服务,上传照片再支付5元就能打印专属明信片,现场还准备了5枚不同的印章,可以说精准戳中当下年轻人热爱盖章打卡的兴趣点了。

  据《杭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杭州亚运会火炬正式交付,2000多支火炬运往全省11座传递城市~~~
~~~——探营运动员们在杭州的“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融媒
   第05版:融媒
   第06版:财经
   第07版:生活家·观察
   第08版:生活家·悦读
   第09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大暴雨和8级狂风下火焰仍清晰可见 “薪火”身上藏着好多黑科技
亚运村里生活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