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逸麟
本报讯 昨天上午,我市就婚俗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打造13个户外颁证基地,2020年以来共举办近百场集体颁证、集体婚礼活动。各地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招募志愿者等方式提供婚姻家庭全周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婚姻家庭辅导率在85%以上,离婚劝合率近55%。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富海岛资源,打造“海”味特色婚俗改革范例。目前,全市共有12个婚姻登记机构,年开展婚姻登记数4200余对。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户外颁证基地建设,已打造完成“月老杜庄”“花鸟爱情岛”等13个户外颁证基地,打响了“爱在云廊”“姻为有你缘来普陀”等户外颁证基地品牌,推动“婚登+文旅”融合发展。
我市还高度关注婚姻家庭全周期服务。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婚俗改革示范基地8个,通过成立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引进专业队伍与资源的方式,开展专业化婚姻家庭辅导。同时定期开设婚姻家庭课堂,将夫妻、婆媳相处之道,亲子关系等常见问题纳入课程,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不断下沉,向村、社区延伸。
针对高价彩礼、高标婚礼、高额随礼等婚俗陋习,我市也持续推出多项整治举措。
据介绍,我市引导各村、社区将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制定婚礼简办标准,酒席菜谱实行套餐制,规定彩礼、随礼金额,降低群众婚礼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将结婚颁证仪式纳入结婚登记流程,常态化开展室内颁证活动,简化婚俗礼仪,室内颁证室年使用率在70%以上。同时还建立特邀颁证师制度,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教育新人,强化婚姻家庭责任感。
在每年重要时间节点,全市各地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集体婚礼,满足年轻人对现代婚礼所需的仪式感,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理念。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市共举办近百场集体颁证、集体婚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