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敬老,关爱无价

  □劳仁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全社会应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针对性、常态化的精神敬老活动予以满足。

  重阳节前夕,我市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其中,秀山乡政府开展了“金婚福照”拍摄活动,邀请专业摄影师为辖区50年以上婚龄的385对夫妻免费拍摄“结婚照”(《舟山晚报》10月19日报道)。相比于一袋米、一瓶油的传统慰问方式,秀山乡送“金婚福照”可谓精神敬老,老人们以一张张笑脸表达着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看着年轻人拍婚纱照,老人们在羡慕之余难免暗自神伤,老夫妻相濡以沫一辈子,连张像样的合影都没留下,无疑是一种遗憾。自己去影楼补拍,既不方便又有点不好意思。政府将“金婚福照”拍摄活动送到了家门口,真是好事做到了心坎上。老人们精心打理发型,换上喜庆的服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显然,这种免费服务带给老人的更是精神满足。

  如今,各级政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长寿红包”加持、“幸福食堂”给力,让老人们享受无忧无虑的幸福晚年。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不差钱”,他们更期盼的是精神充实、心情快乐。

  从这个角度说,精神敬老的重要性、迫切性已日益彰显出来。在文明实践中,我市有关部门和志愿服务团队不仅为老人们解决实际困难,还通过开展送戏下岛等活动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类似秀山乡那样的“金婚福照”拍摄活动也时有所闻,同样是深受欢迎的精神敬老方式。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全社会应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针对性、常态化的精神敬老活动予以满足。比如,寂寞是很多老人难以言表的“心病”,志愿服务如能改变“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做法,让空巢老人身边常有“陪说话”的“众家儿女”,可谓善莫大焉。身边有了人,有事自然也更加叫得应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融媒
   第06版:关注
   第08版:时评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时空
   第11版:信息·分类
   第12版:广告
精神敬老,关爱无价
让“苦旅”变“乐游”
希望科普教育基地的大门常开
让更多老人“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