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石颖
本报讯 近日,《舟山市教育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该方案明确规定了今年至2027年的市域一体化公共教育服务方面将实施的路径和主要举措,以及行动目标。
该方案将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及和集聚吸引作用,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打造符合海岛特色的“1+4+N”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指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方案目标,明确规定今年全市学校建设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本岛和岱山岛、泗礁岛、六横岛、衢山岛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需求,100人以下的海岛小规模学校应撤尽撤;区域间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显著缩小,力争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省级评估通过率达到100%;城乡间、校际间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基本均衡,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义务教育共同体共享学校占比达到100%,公办普通高中与市外优质高中一对一结比例达到100%;群体间教育保障更为公平,持有居住证且有需求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100%,特殊教育实现市域一体优质供给,特殊儿童少年基础教育入学率达到95%,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全市统一。
力争在2027年,全市市域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统筹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成熟,本岛和四大岛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和结构更为充足均衡,海岛群众获取优质公共教育服务更加便利可及,走出一条具有舟山特色、彰显共富底色的教育市域一体化示范之路,努力成为全省缩小“三大差距”的最佳实践和最优范例。
该方案还详细“分解”了今后3年的全市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具体举措。内容包括聚焦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加快海岛教育资源集聚,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聚焦教共体改革和“县中崛起”行动,推动教育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一体化优质发展;聚焦教师编制和经费保障改革创新,实现要素资源市域统筹,促进校际一体化均衡发展。
具体任务要求,今年全市完成7所学校建设任务,新增学位4740个,撤并海岛小规模学校7所、低端薄弱民办学校(幼儿园)6所,转公1所;创新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对象减免保教费、免收伙食费,高中段资助对象免住宿费、校服费,享受伙食补贴等资助政策。2025年,新改扩建6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4116个,撤并低端民办学校(幼儿园)9所;2026年,完成1所学校建设项目等。
此外,我市将通过组建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工作专班,建立高效协同抓落实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压实各县(区)责任,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行动,并形成具有舟山特色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