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巧凤
通讯员 张帅 潘宇沙 文/摄
本报讯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上午,定海区残疾人之家活动室里不时传出读书声和欢笑声,志愿者为托养人员送来了80册爱心书籍,以阅读陪伴的方式,把欢乐送到残障朋友们身边。
这群志愿者来自市慈善总会“书循环·善循环”项目执行团队阿福哥工作室、同心互联网慈善分会,以及爱心团队“普陀山文化福田”和浙江海洋大学。现场,志愿者们送出一堂读书分享课,介绍世界读书日的由来,还给每位托养人员分发书籍。这些书籍都经过精心挑选,十分适合精神或智力残疾的残障朋友。比如一套有关小猪佩奇日常生活的绘本读物,内容分为健康习惯、社会交往等主题,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有声书籍也十分受欢迎,轻轻点击书页上的小按钮,就会模拟出小猫、小狗等来自农场的声音,或钢琴、吉他等乐器的声音,帮助残障朋友听声识物。
“这里有托养人员36名,一大半都识字,他们曾在特殊学校接受过教育,其中还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挺不错。之前,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帮助建设并投用“慈善图书室”,定海区图书馆等爱心单位则多次送来爱心书籍,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海区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俞水飞说,平时大家在活动室里除了做操、唱歌,也会开展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认识更大的世界。
此外,“普陀山文化福田”志愿者还向每位托养人员分发了葫芦种子,并送出一堂葫芦种植分享课。“普陀山文化福田”运营负责人周聪磊鼓励大家,“现在正是种葫芦的时节,这批种子回家后种下,8月份差不多可以结果了。1粒种子一般可以结出8个葫芦。到时大家带上自己亲手种的葫芦,来我们的西瓜基地,1只葫芦换1只大西瓜,大家加油比比谁种的葫芦多!”
“普陀山文化福田”的志愿者还带来了基地自产的150余公斤绿色无公害蔬菜,以及小番茄、草莓等水果。在志愿者的鼓励下,托养人员向附近的老人赠送这些蔬菜、水果。“哟,这个菜种得太好了,绿油油的。你们太客气啦!”收到来自残疾人之家的赠礼,邻居老太眉开眼笑,连声道谢。一方送,一方谢,顺便互相问个好拉两句家常,在这最平常不过的互动中,这群残障朋友融入了普通人的市井烟火,感受到与邻为善的快乐。
“不管是阅读,还是种葫芦、送蔬菜,都是为了帮助这里的托养人员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发掘乐趣,融入社会大家庭。”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会继续联合更多的爱心单位、爱心团队,精心设计慈善公益活动内容,从残障朋友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送上一份精准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