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文/摄
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海风轻拂,一群热爱阅读、喜欢灯塔文化的人聚集在岱山竹屿新区中国灯塔博物馆对面的观景台上,共度了一段特殊的读书时光。我有幸担任这次分享会的主持人,见证了一场关于灯塔的思想碰撞。
沉浸式阅读灯塔
分享会正式开始前,作为分享嘉宾之一、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的张哲博士,带着读者们沿着灯塔博物馆前的星河路两侧,详细讲述了那几座1∶1仿建的世界著名的景观灯塔。
读者分享会现场设置在灯塔博物馆东面的观景台,在海边,每到晚上总有人来此跳广场舞、散步。观景台上有座灯塔,我知道它是仿照的,直到这次分享会,我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一块用铁制作的说明牌写着:庙后灯塔是城市排涝水闸和灯塔相结合的建筑,其原型是位于美国苏必利尔湖畔的烈岩灯塔。该灯塔建成于1910年,导航范围达到周围35公里,灯塔建成后一直守护着苏必利尔湖上的船舶安全航行。随着美国钢铁业的衰落,烈岩灯塔关闭运行。今天,烈岩灯塔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美国国家遗迹和地理标志。
我们就是在这座庙后灯塔下开启了这场“到灯塔去——看浙东14座百年灯塔”的分享会。张哲博士和助理们捧着厚厚一叠关于灯塔的书到了现场。他主要围绕《西洋镜——中国灯塔》向读者讲述了不同海域灯塔的情况,在讲到“上海区:从北渔山到佘山”时,引起了现场许多读者的共鸣。这里讲述的好几座灯塔,有的在舟山海域,有的离舟山比较近,读者们相对熟悉些,如东亭山灯塔、洛伽山灯塔、小龟山灯塔等,尤其是其中的下三星灯塔和花鸟山灯塔,作为曾经去过那里的我来说,更加有共鸣。
十几年前,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去了下三星灯塔。下三星岛上没有居民,岩石很多,土壤稀薄。岛真的非常小,那时候,我才明白别人问我们的“在岛上能不能踢球,球会不会踢到海里”。我也了解了三星岛上的工作人员是常年住在岛上的,喝的是天上的水,吃的菜是由船从鼠浪湖岛或衢山岛带来的,没有有线电视,业余生活只能望着天空,望着大海守卫着灯塔。听说现在有了空调和热水器。我在想,那时候徐建国先生是不是就在岛上。
守塔人的孤独
原定的另一位分享嘉宾,是4月23日刚刚告别40多年守塔工作的徐建国先生,因身体原因,他没能出席,非常遗憾。来自岱山航标管理站航标组的宋彬组长分享了徐建国四十年如一日的守塔生活,还讲了叶中央五代人守塔的故事。
灯塔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它矗立在海边,与世隔绝,只有海浪和海风为伴。这种孤独没有经历的人无法想象,但是叶家的几代人却选择了坚守和传承,他们有太多离开的理由,但是从中国第一代灯塔工叶来荣开始,到叶阿岳、叶中央、叶静虎以及如今80后的叶超群,前仆后继,一直坚守着。或许正因为他们知道守护灯塔的辛苦,知道守护灯塔意味着什么,所以才那样坚持。叶超群提到爷爷当初的坚持说:“爷爷也许是通过守望这片海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只要灯塔亮着,海上的人们就多了一份保障,海难也许就能够避免了。”
在互动环节,读者提问时,除了问张博士关于灯塔的知识外,更多人带着对灯塔工作的好奇问宋彬组长。几位小学生朋友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工作,守塔人却选择了这样辛苦的工作?为什么灯塔都是外国人造的?怎么没有中国人造的?年轻的读者则对守塔人的日常工作很好奇:每天在那里待着,会不会改变性格?一个社牛去了那里,出来以后会不会成为社恐?
年长一些的读者朋友则想去现场看看。张哲博士说,洛伽山灯塔从2021年开始招灯塔志愿者,一般是一周的时间,可以在那里待上几天,体验一下守塔人的生活。洛伽山灯塔在普陀区境内,与佛教圣地普陀山隔海相望。底下的年轻读者悄声嘀咕:不知道手机信号好不好,一天可能待得住,一周不拿手机真不敢保证我能不能待得住。我自问,哪怕我是个喜欢宅家的人,好像也做不到。
一塔一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灯塔实现了无人看守,有些灯塔渐渐失去了原先的功能,张哲博士在推荐写灯塔的书时,提到了《世界尽头的灯塔》一书,事后我看了那本书。书中作者说:在与世隔绝的灯塔,人类总须仰仗于自然的意志而存活。另外一本《中国沿海灯塔志》,追溯了中国近代沿海灯塔的起源和发展,时间跨度60年(1866~1925),记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海关在中国沿海沿江(长江)建造和设置的64座主要灯塔、7艘灯船,以及雾号、雾炮、无线电指向标、浮标等助航标志的建造缘、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航海价值、材质构造、发展沿革等内容,是我国灯塔发展史上极为珍贵的史料。作者班思德,英国人,1930年是中国海关副税务司。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守塔工每次回到陆地,总喜欢到十字街头去看看人,坐在那里适应一下。后来看到叶超群的一段话:“小时候,爷爷说下岛后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会不适应,我始终不能明白。直到自己也成为一名灯塔的守护者,才终于理解了爷爷的感受。”或许,这是每位守塔人独特的适应方式,也从侧面揭示了这份工作的艰难,他们除了面对恶劣的天气,更多的或许是那份孤独。
在灯塔之下,聆听着张哲博士关于灯塔的讲解,听着宋彬组长分享着守塔人的故事,我凝视着那座灯塔,仿佛它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它与守塔人相互守望、相互陪伴。
灯塔不仅是一座指引航行的建筑,更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坚守、责任和希望。让我们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在守塔人的守护下,跟随灯塔的指引前行,共同探寻那些美好而深刻的生活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