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

未来十年,我市这样规划布局

  □记者 王倩倩 通讯员 韩岑妤

  本报讯 未来十年,我市中心城区将作为开发开放发展的主体,形成“一核三副、四带五区”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同时强化城区联动发展,定海向东、普陀向西、新城集聚,以海岸带地区提升为重点,促进城市高端功能向海集聚,打造群岛型、国际化、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市核心区。这是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规划》明确,我市将围绕“对外开放的海上枢纽城市,现代海洋城市,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的城市性质,努力打造“自由贸易港、海上花园城”,做好锚固高水平保护空间底线、构建陆海统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镇高质量发展空间、提升海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现代高效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海岛特色历史文化保护、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监督体系等工作。

  在优化城镇高质量发展空间上,《规划》按照“大岛集中、强心聚核、专业极化、点轴带动、小岛特色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构建“一主两副四专多点”城镇体系,形成簇群式、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突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以城聚人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城镇空间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合理安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优化城镇、村庄、区域设施等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现代海洋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对城市发展空间保障能力。

  在完善现代高效基础设施体系上,《规划》提出要建设沪舟甬公铁综合大通道区域交通运输廊道。推进沪舟甬一体化港口建设,将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提升舟山普陀山国际机场,构建“1+6+X”群岛低空航空运输网;形成“一纵多联”铁路网络、“一纵两横多联”高速公路网布局,优化完善国省道干线公路和“蓝色岛链”水上运输网络。总体形成“一廊四港多元”立体岛链式综合交通体系。

  在提升海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上,《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市域副中心—专业化城镇(一般镇乡)—渔农村四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统筹群岛特色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引导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建设“15分钟城镇社区生活圈、30分钟镇村生活圈、45分钟城乡片区(岛群)生活圈”三级海岛特色社区生活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域覆盖。

  《规划》还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构筑“双核、双廊、五片、多点”的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同时,彰显海洋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将舟山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唯一群岛型历史文化名城。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和落实“985”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整体构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
~~~
~~~“如心”轮等14艘客运船舶成首批全域“法治方舟”实践阵地
~~~总府路院区,城东、城西门诊将继续保留,新院区10月4日起开设夜间门诊
~~~推动营商环境再提速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融媒
   第04版:阳光热线
   第05版:深读
   第06版:故事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广告
未来十年,我市这样规划布局
“我们的村晚”精彩开演
我市举行普法海疆行主题活动
市口腔医院文化路新院区昨正式开诊
“跨省通办”助力海岛旅游产业
请您关注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