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伊娜 通讯员 林珍珍 文/摄
今年初,受周边区域疫情影响,我市一些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冲击:店铺“空转”、经营亏损、员工去留难决……在未来形势不明的困境下,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实体商户在“坚持营业”和“关张歇业”的两难选择之间焦灼徘徊。
面对这一状况,6月初,我市整合了全市的惠企政策,从降低经营成本、给予专项补贴、强化金融帮扶、优化营商环境4个方面出台了31条“个体工商户纾困扶持政策”,旨在最大力度地帮助个体工商户恢复生产经营,进而拉动消费市场。
政策实施近一个月,实效如何?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我们境况很难,希望能被看见
位于定海临城街道长升路上的某奶茶店,在两个月前就在门上张贴了“转让通知”。对此,老板周先生感觉不舍又无奈。他说,这家店是2020年下半年才开的,满打满算都还不到两年,装修费都没赚回来,放弃实在可惜。
“今年以来,店里生意清淡了许多,但房租照交、服务生工资照发,自己已经承担不起开销,转让也是无奈之举。”周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店面有四五十平方米,一年房租5.5万元,比起大型商场来说虽然不算贵,但营业额的锐减也让他不堪重负。
今年上半年,周边城市持续的疫情,对舟山的整体影响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一些个体工商户,受到严重冲击:生意不好导致房租空转、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个体工商户难以支撑,无奈选择退出。
周先生坦言,在自己看到一些网红奶茶店都挡不住关门歇业的命运时,他就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你看一些之前很红的奶茶店,如今生意都大不如前了,门店数量也都有所缩减。我的店,之前论名气、论人气都及不上他们,是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候了。”
记者了解到,一个来自苏州的网红奶茶品牌原本在舟山本岛有三家门店,目前就只剩下一家了。该店老板支先生表示,关闭门店也是无奈之举,除了疫情因素,奶茶店“内卷”严重也是他缩减门店数量的原因之一。
面临困境的不止是奶茶店。市区某连锁餐饮店老板周启江也向记者诉起了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的几家烧烤餐厅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开在盐仓宝龙广场的那家店生意最不好。”
来自四川的周启江2017年在丰茂菜场附近开了第一家店,慢慢地积累了口碑,越做越大。去年11月,位于盐仓的宝龙广场盛大开业,周启江又投资100多万元在那儿开了分店。“原本想着开在大型商场里能赚点钱,没想到生意却不好。”
周启江介绍,他开在盐仓宝龙广场的那家店面积最大,有400多平方米,包含三个包厢、28张桌子,一年的房租接近20万元。“盐仓那里人流量不多,加之受疫情影响,生意最差时一晚上就只有三四桌客人。”周启江颇有些后悔地说,那家店不仅堂食客人少,线上外卖订单也不多。为了节约成本,他不得已辞掉了3名服务员,有些洗碗、配菜、搞卫生的活就让自家人上。
周启江表示,像自己这样的个体工商户真的很难、很累。断断续续的疫情影响下,他们要配合管控,生意一落千丈,所有的损失都是自己默默承受。“今年初的那拨疫情来临后,我在盐仓的那家店面平均每天亏损2000多元。那时真的很焦心,但还是咬牙坚持着,因为若是关店的话,投资的钱就几乎打水漂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只是餐饮行业,我市的服装、住宿、零售等行业普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身处困境。尤其是一些小店铺,更是面临着“越小越难”的窘境,一批个体工商户不得已腾空店铺,合上锁头,关门转兑。
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是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经营状况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烟火气”。如今,在他们生产经营存在压力、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各方更应该出一把力,想方设法让他们生存下来。
贷款是“救命稻草”,还能“随借随还”
说到帮扶,给这些个体工商户提供一些低息贷款是举措之一。因为困难时期,贷款可以说是个体工商户的“救命稻草”。6月初,我市出台31条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政策举措。其中有关贷款方面的就有“加大首贷户培育拓展,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首贷和续贷支持”,还推广“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类信贷产品,满足个体工商户“短频急快”的融资需求……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破解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难题,帮助他们熬过困境。
前不久,定海一家建材家装经营户通过首贷优惠政策以较低利率获得10万元贷款。该经营户表示,今年初的这拨疫情发生后,他的小店也出现了营业额锐减、现金流紧张的情况,这笔低利率的贷款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得到这一消息后,周启江迫不及待地向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打听了相关事宜。“前阵子的生意不好,也让我遭遇了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听说银行方面这次可提供最高30万元、年化利率4.35%的扶持性贷款,我希望能贷到这笔钱,渡一渡难关。”
6月23日上午10点,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行政服务科科长吕叶红带着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周启江位于新城高云路的店面,当场为他授信了30万元的贷款。
“这是一款‘随借随还’类信贷产品,用户可在额度有效期内循环使用,方式灵活,可以减轻贷款人的还款压力。”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银行贷款都需要抵押、担保,但周启江这次获得的是30万元信用贷款,无需提供抵押物和担保人。“之前,银行方面查询了他们的收单流水,也了解他的个人信誉情况,没有发现问题。本着积极为个体工商户纾困的目的,我们联系银行方面上门为周先生授信,帮他解决融资难题。”吕叶红介绍说,此次的纾困政策中还提到积极推广“贷款码”“E周融”等便利化线上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推进审批材料电子化,让个体工商户融资少跑腿、“零次跑”。“我们上门服务也是实现客户‘零次跑’的方式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出台31条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政策举措之前,银行方面就已经开始对个体工商户提供相关的帮扶服务了。例如普陀农商银行就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其提供资金服务,甚至积极上门为客户办理收单、贷款业务,推动了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零次跑”的服务理念,在便利客户的同时,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也拉近了金融机构与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距离。
“利率相比平常优惠近一半,还主动上门为我授信。这让我在遭遇困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温暖,我为市市场监管局的效率点赞。”周启江由衷地说。
从减免房租到发放消费券,纾困政策全是“真金白银”
接过吕叶红手中的“31条纾困政策”宣传彩页,记者看到,该政策分为“降低经营成本、给予专项补贴奖励、强化金融帮扶、优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细项条款中除了提供丰富的低息信贷产品外,其中“房屋租金减免”“开展促消费专项行动”等也十分吸引眼球。
说到为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在金岛菜场做了5年副食品生意的沃红波难掩心中喜悦。“我这个摊位一个月的房租要7000多元,这一下子就给减免了3个月共2万多元的房租,我能不高兴吗?”
据了解,今年4月,舟山市商贸集团就已下发《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工作实施方案》,此次的“31条纾困政策”又再次强调“位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最终承租方)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目前,我们已经对菜场内的所有商户都减免了三个月的房租。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他们的压力,也能让菜价、肉价及副食品价格等保持稳定,让广大居民受益。”金岛菜场场长刘辉说。
记者在“31条纾困政策”中看到,关于减免房租还有 “鼓励引导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疫情期间为受困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描述,若是这条真的能实现,像周启江这样租赁私人房产的商户就更加喜悦了。
减免房租能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切实帮助,而发放消费券可以让居民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更有获得感,并有助于消费、投资和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前不久,新城管委会通过“舟山优选服务”小程序发放多种形式的消费券,以此提振大众消费信心。截至目前,已发放价值120万元的“心享券”。
“这个时期发放消费券,真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几天,一到就餐时间,门口便排起了长队。拿端午小长假来说,我们店就核销了70张消费券,客流量明显提升。”新城宝龙广场“牛先生”火锅店店长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为近8000户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金额近7000万元,发放消费券300多万元,受惠个体工商户近1000户。”吕叶红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尽快部署、适时开展第二轮特色消费券的发放,提升辖区餐饮行业的“烟火气”。
“31条纾困政策”中还有很多都是助力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真金白银”。如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六税两费”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继续延续,增值税留抵税额大规模退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