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侬”消得人憔悴的“小蓝”卫士

图为董海舟在金塘收费站内进行路面管控工作。

  □任旭品/文 张家辉/摄

  人物简介

  董海舟:

  浙江舟山人,中共党员,1985年11月出生,2010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舟山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甬舟中队一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董海舟作为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甬舟中队的负责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与路面管理工作中,以奋发有为的激情和动力,战斗在一线,带领中队全体同志坚守入舟通道,维护着道路安全畅通。

  日夜坚守能“秒睡”

  为严格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董海舟和同事们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坚守岗位超过15小时,对入舟车辆和人员进行分流疏导,并通过细化流量预警、科学引流等措施,力保防疫检查、路面保畅两不误。

  不管是酷暑烈日还是狂风骤雨,从“焦警”到“浇警”,他们都始终身着“小蓝”守护在滚滚车流当中。要是遇上节假日和周末大流量,那就意味着更加高强度的工作,午饭时间经常在下午1点以后。

  好几次晚上撤岗回到宿舍已是凌晨两三点,董海舟拖着疲惫的身躯,简单洗漱后就能“秒睡”,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奔赴新的执勤岗位,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桥有责、守桥担责、守桥尽责”的使命担当。

  暖心服务为群众

  6月13日,董海舟在金塘收费站内广场执勤。只见前方高速下匝道上停了一辆打着双闪的面包车,一旁就是疾驰而过的车流,一旦有车辆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追尾。董海舟见状,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面包车跑去。

  “师傅,发生什么事儿了?”

  “车子没油了,撑不到服务区。”

  “你在这里太危险了,拖车过来的话还要一段时间……这样,你把着方向,我去后面给你推,先出高速再说。”

  说罢,董海舟便跑到车后化身“推车哥”,将车推出收费站。

  7月17日晚,董海舟刚与同事交接完,准备回营房休息,出收费站后发现一辆小轿车停在广场外一直没有离开,车内人员在车辆旁边来回走动,并时不时在左后方轮胎位置蹲下,出于职业习惯,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

  原来,车辆在行驶至收费站广场时,左后轮胎突然发生爆胎。了解情况后,董海舟立即让驾驶员先小心驾驶,把车辆移至安全地带,并拿出工具帮助驾驶员快速更换备胎。其间突降大雨,汗水混合着雨水,董海舟来不及躲雨,用袖子抹了把脸继续换胎,司乘人员见状很感动,立即拿出雨伞为他撑伞。换胎后,他不忘提醒驾驶员,出于安全考虑需立即就近寻找修理厂对轮胎进行进一步的维修检查。临行前,司乘人员握着董海舟的手,不停道谢。

  “警医夫妻”舍小家

  董海舟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作为“警医家庭”的他们工作都很忙,他自己一轮班四天三晚不着家,还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妻子除了参加医院的日常值班,也多次被抽调到抗疫一线进行支援,夫妻两人聚少离多。他们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刚满周岁,由于无人照顾,只能托亲戚朋友照料。

  董海舟知道妻子很难,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人根本管不过来,自己又三天两头加班,孩子需要接送的时候他也常常不在,但家里再忙妻子也从未跟他抱怨,对他的工作总是百分百支持。他对家庭难免心存愧疚,聊天时他经常开玩笑说:“我跟孩子们待在一起时间有限,为了‘讨好’他们,我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只能通过外卖小哥来转达爱意。”董海舟就是这样一名人民警察,在岗位需要他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共同富裕新实践·共富争先
   第04版:对话舟山
   第05版:新区发现
   第06版:舟山警察
   第07版:国内外新闻
   第08版:国内外新闻
“一中心”“一地图”“一张网”
全警联动“出重拳” 当好千岛“守夜人”
为“侬”消得人憔悴的“小蓝”卫士
“导师”带你赚大钱? 小心赔本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