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大“海鲜+”活动激发城市活力

2022舟山海鲜节闹猛开幕

舟山海鲜节开幕现场 摄影 记者 张磊
市民争相品尝海鲜美食,现场散发浓浓烟火气 摄影 记者 姚凯乐
市民携家带口,其乐融融 摄影 记者 沈磊

  □记者 周杭琪

  本报讯 “因为舟山,所以海鲜!”昨晚,由市政府主办,市文广旅体局、新城管委会承办的2022舟山海鲜节在新城湾市民广场、桥畔公园闹猛启幕。现场,人头攒动,海鲜飘香,“舟山味道”、国家地理标志区、海市盛宴区、海风夜市&波浪玩市、“嗨歌吧”决赛等七大“海鲜+”活动多维度展示舟山丰富的海鲜资源和海洋文化,吸睛又吸金;线上另设“寻鲜计划”,通过视频、探店、H5小游戏等形式向各地吃货“种草”舟山海鲜,沉浸式传递“中国海鲜之都”的烟火气,赋能舟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坐拥2085个岛屿、2.2万平方公里海域,享有“中国渔都”“中国海鲜之都”等美誉。据统计,舟山渔场海洋生物有千余种,鱼类、虾类、蟹类、贝壳类和经济藻类等资源蕴藏量和生产量居全国首位,是中国最大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其中“舟山大黄鱼”“舟山小黄鱼”“舟山鲳鱼”等7种海水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舟山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这些大黄鱼通体金黄、修长,太漂亮了!”网友“东海”被“国家地理标志区”内展示的活体大黄鱼震惊了,惹得他拿起手机一顿连拍。“它们的肚皮不是圆滚滚的,这说明野化程度很高。”从小在岱山长大,“东海”记得自己年幼时野生大黄鱼十分常见,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看不到大黄鱼渔汛了。“现在通过科技手段,舟山大黄鱼又能‘旺发’了,再加上它又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我很骄傲!”他笑着说。

  千年海洋文化浸润,舟山人的餐桌是一片大海,每年入秋,全国各地的老饕们,总会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舟山。在“妈妈的味道”现场展示区,来自安徽的浙海大学生张子莹等了将近30分钟,终于吃上了舟山地道小吃虾饼:“外脆里软,鲜得掉舌头,再等半小时也值!”咬上第一口后,她立即竖起大拇指。“准备了60斤面糊原料,不到1个小时就全卖光了!”炸饼老板娘张素文累并快乐着,连连提醒助手“明天多备料,争取让来买的顾客都能吃上”。“首次来舟山就赶上了海鲜节,感觉很幸运。”北京小伙儿周梦宣在现场不停地逛,不停地吃着长白对虾、鲜切三文鱼、秘制熏鱼,“吹着海风,听着歌,还赏着夜景,这里烟火气和幸福感都是热乎乎的!”

  除了实现“海鲜自由”,广大市民游客还能把舟山海洋文化创意产品抱回家。在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中国鱿鱼馆文创区,工作人员苗奇挺刚递出一只梭子蟹塑料玩具,又将一个大鱿鱼毛绒玩具装进大号塑料袋。“今晚生意很好,已经卖出近100只玩具了。”他说,现场大多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买,有的一买就是五六只,也有的回头客多次购买。

  “舟山海鲜久负盛名,本次海鲜节将文旅项目招商、音乐美食、集市露营等多个主题及生活方式与舟山海鲜融合,营造出了浓厚的‘在最好的季节,来舟山吃海鲜’的全民互动话题。”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助力重构“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形象,进一步促进舟山海鲜与旅游、文化、民俗、节事的深度融合,激发城市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七大“海鲜+”活动激发城市活力~~~
市政协举行重点提案督办~~~
~~~
~~~
牵着千年海鲜美食文化 指向海鲜之都未来发展~~~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理论
   第03版:国内外新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2022舟山海鲜节闹猛开幕
推动我市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群团星·促共富”就业招聘双选会昨举行
做工作就要真抓实干
舟山海鲜节 敢为天下“鲜”
气象
报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