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全面实行“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机制

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就近跑一次”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张旭儿

  本报讯 “我原以为还要去普陀处理这个事,结果根本不用东奔西跑,而且很快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钱。”得益于“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机制,在舟务工人员朱先生近日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77200元劳动报酬。

  去年,朱先生在普陀区打工时被拖欠7万余元劳动报酬,多次讨要无果。今年5月,正在新城打工的朱先生就近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求维权。市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市域内100%通办”相关要求,迅速启动跨层级受理、审核,并立即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在市援助中心援助律师的努力下,朱先生顺利拿回了应得的劳动报酬。

  据悉,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是指困难群众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依法由我市内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的,当事人可选择向我市任一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法律援助申请,由首次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实行接待、受理、审查、指派一体化通办,这项机制被列入今年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

  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表示,该项机制的全面推行,实现了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转变,如同开启了法律援助维权的“快速通道”,让法律援助更加贴近群众。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和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均在窗口醒目位置详细展示了“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具体内容,并加强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确保精准判别市域通办案件,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对办结的市域通办案件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案件高质量办结。截至目前,我市已受理“市域内通办”案件33起,受援人满意率达10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山观察
   第04版:海潮 人文
   第05版:海潮 文艺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国内外新闻
   第08版:国内外新闻
抓“治本之策”治理河道污染
这几条城区道路为何“行路难”?
为奋战高温工作者“夏送清凉”
合力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阳光体育“跃”动千岛
舟山发电迈向“气电时代”
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就近跑一次”
八大行动续写“共富方舟”新篇章
鱼山岛:“一条大道”的跨越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