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谈丨月湖
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诸多考生欢欢喜喜共享收获。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赢得高考的孩子们确实可喜可贺。只不过,“金榜题名”者总不会缺少褒奖,而“名落孙山”的考生更需要关怀。大家应该更多地关注“沉默的孩子”,让他们尽快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虽然更多考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总有人因种种原因考得不甚理想,有的未能发挥应有水平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有的甚至还无缘升学。在喜悦的海洋中,这些“挫败者”往往会成为“沉默的孩子”。对此,家长、老师、同学乃至整个社会,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帮助这些孩子重塑信心、重整旗鼓。
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无非是漫长人生中的一场考试而已。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并不意味着从此一蹶不振。成长之路千万条,上哪所大学,乃至上不上大学,都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应该掰开了揉碎了讲好这些道理,尽快帮“沉默的孩子”解开心结,从而避免因不良情绪导致“二次伤害”。
事实上,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前途暗淡。在我们身边,并非出自名校甚至没能考上大学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而高考得意、人生失意者也同样不乏其人,一考并不能定终身。“沉默的孩子”不必过于气馁,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也会打开一扇窗,用奋斗开启美好人生,依然会有太多的选择和机会。
当今时代,没有知识必定是万万不行的。好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宽敞。高考落榜的孩子们,即使不参加复读也完全可以通过接受成人教育继续深造,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技术工人日益成为“香饽饽”的当下,上不了大学学技术,或许反而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另外,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终身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即使上了大学也无非是无涯学海中的一段而已,并不意味着“一考定胜负”。
挫折对于懦夫来说就像是让人举步不前的绊脚石,但对于勇者来说则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比高考失利更可怕的是人生失志,考砸了并不意味着十年寒窗付诸东流,大可不必成为“沉默的孩子”。该放松就放松,该旅行就旅行,然后重新规划未来的人生,或准备重新回炉为再考蓄能,或谋求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基。青春没有失败者,满怀信心、不懈努力,必能赢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