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屿门特大桥东引桥首个管柱式基础施工完成

为国内沿海地区首个削竹式9米大直径管柱式基础

  □驻六横记者 沃青青

  通讯员 孙礼鹏 张顺 俞玮熠 文/摄

  本报讯 昨天,世界最大跨度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项目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建设取得新突破:东引桥首个管柱式基础施工完成(见图),这也是国内沿海地区首个削竹式9米大直径管柱式基础。

  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项目由多座桥梁及连接线构成,全线主线桥梁全长17.76公里,其中特大桥长约16.88公里,包含双屿门特大桥和青龙门特大桥这两座世界级跨海大桥。据介绍,双屿门特大桥主跨1768米,采用半漂浮体系设计,六横岛一侧桥塔高246.3米,佛渡岛一侧桥塔高254米。

  据悉,双屿门特大桥的东引桥位于六横岛火烧山咀,该区域临海陡峭,空间狭小,作业面紧靠海岸生态红线。“此次灌注摒弃传统‘群桩基础’结构,首次在国内沿海地区设计应用长度8至24米不等的削竹式9米大直径管柱式基础,用挖机、水磨钻等设备开挖取代以往的钻机施工,没有泥浆排放,取出的石渣可二次利用于线内回填。”中国铁建大桥局六横大桥二工区总工荐家鑫介绍,这样不仅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提高桥梁基础施工效率,减少经济投入,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由于管柱式基础深度深、截面大,超过常规大体积混凝土,水泵冷却水循环易造成“蜂窝煤”结构,不利于永久受力。为此,项目与温控单位共同研究温控防裂条件,采用了无冷却水管方案和智能温控系统,并通过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精确调整配合比、控制入模温度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温控防裂,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据介绍,总长486米的东引桥共设计11根直径9米的管柱式基础。此次浇筑的5#管柱式基础长10米,混凝土方量635立方米,根据管柱式基础钢筋结构形式和墩身预埋要求,分两次浇筑。剩余10根大直径管柱式基础预计于明年3月全部完成浇筑。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舟山南翼群岛的对外交通条件,对优化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布局,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实现六横岛、佛渡岛、梅山岛三岛港区、产业等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打造全产业链 加强自主研发~~~
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建设按下“加速键”~~~
浙大舟山校区举行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为国内沿海地区首个削竹式9米大直径管柱式基础
~~~
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公布~~~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海潮 人文
   第03版:国内外新闻
   第04版:舟山关注
报头
导读
宏发产业园全力冲刺年产值3.6亿元目标
电仪主控设备进入安装阶段
以极地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双屿门特大桥东引桥首个管柱式基础施工完成
甬舟公司实现无人集卡“4+2”路混行作业
定海创新政务服务增值机制入选
气象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