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 戎浩 通讯员 马罗心凝
六横岛的土豆种植历史悠久,“土豆村”五星村的小个腰子品种土豆,格外受追捧。
近年来,五星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海岛土豆合伙人”模式,通过节庆活动、直播等方式拓展营销渠道,让小小土豆成为了村民增收的共富种子。
如何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让这颗种子发芽成长,打开共富新通道?近日,记者走进六横镇五星村,看这个传统村庄的新变化与新探索。
开办土豆餐厅
弥补文旅发展短板
“老板,来两杯土豆泥咖啡,再上一份土豆泥沙拉和土豆煎饼。”
在五星村,开业不久的“抖兜抖豆”五星餐厅,让土豆有了“新玩法”。
“抖兜抖豆”五星餐厅极具新中式风格,面积约350平方米,老板是一位乡村运营官——崔建,山东枣庄人,今年40岁。
“五星村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不错,五星土豆和茶叶都比较有名。另外,当地也给五星村未来乡村项目给予了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崔建告诉记者。
崔建说话间,村民唐海红走进餐厅,手里拎着满满一篮蔬菜。“这些蔬菜是送给他们的,不止我一个人在送,别的村民也在送,大家对这个新餐厅都很支持。”唐海红说。
开办土豆餐厅,是五星村发展土豆经济的一大新举措。
近年来,五星村认真聚焦土豆经济,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直播活动、系列宣传片拍摄投放、举办土豆文化节等方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带动集体创收。
今年一季春土豆,全村累计销售3万多公斤,创销售收入2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约2000元,实现相关村集体收入近6万元。
“我们村三面环山、一面近水,资源丰富,发展文旅很合适,开办土豆餐厅可以弥补之前的短板。”五星村党支部书记虞优芬说,村里借助未来乡村项目建设契机,与浙大启真未来城市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原浙大启真文旅公司)开展合作,聘请乡村运营官,开发五星村的文旅市场。
今年5月底,“抖兜抖豆”五星餐厅正式对外营业。开业首月,该餐厅营业额5万余元,接待旅客700余人次,接近五星村的常住人口。
如今,除了“抖兜抖豆”五星餐厅外,五星村还将建设茶工坊、民宿、研学营地、乡奢酒店等设施,为下一步的农文旅对应发展做好配套。目前,崔建团队已完成了航海、科技、自然、农学、茶学五大主题的研学课程研发,打响“知行六横、研学五星”品牌。
迎接大桥时代
做好乡村文旅“积淀”
走进五星村,沿着茶山小径逛上一圈,静谧的乡村氛围让人倍感安逸。
“这个平台上要建一个开放型临时营地,现在工人们正在搭建遮阳棚;这里是茶工坊,租用了当地人的二层新房,周边还要建休憩区;远处的凉亭将进行改造,可以喝茶、烧烤。我们将把功能融入景观,并进一步提升服务。”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见到记者来访,浙大启真未来城市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总经理沈剑兴致勃勃地介绍了现在茶山的景观功能打造情况。
自从与五星村开展合作,沈剑就经常住在六横,今年暑假期间还带着女儿一起住在村里。“这个山村确实不错,自然环境很好,我很多上海朋友都来过。”
要发展文旅产业,村庄品质是首要条件。
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村”,五星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精心打造“茶廉五星 廉润吾心”美丽乡村品牌,不断完善公共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花海彩林等公共设施建设,乡村面貌持续提升。同时,连接五星村和沙浦新村的古道也修葺一新,荒废的古道“变身”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打卡地。据了解,今年年初,五星村和相关旅行社合作,创文旅收入约4万元。
在沈剑眼里,如今的五星村文旅产业,正在经历从0到1的蜕变。
“五星村的场景打造是没有问题的,缺的是基础设施与品质服务。”沈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接待研学游和企业客商时,当地的场地与服务还有点捉襟见肘。还是要进一步促进设施与服务升级、培育人才,形成文旅“积淀”。
这种“积淀”也在等待一个时机:六横公路大桥开通。
“我是上海人,原来上海人去崇明岛不方便,后来大桥开通后,崇明岛旅游市场就异常火爆。”沈剑对记者说,六横或许很多人没有来过,但等到将来大桥开通了,交通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就要考验当地的旅游产品与承载力了。一旦游客顺利导入,产品服务到位,实现共富就水到渠成了。
从茶山下来,沈剑还来到村委会串门,和虞优芬聊起了茶工坊的周边土地建设问题,并向其提了不少建议。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招商,准备引入资源筹建乡奢酒店;未来以五星村为起点,将周边的特色村串珠成链,进一步丰富六横旅游体验,延长旅游周期,增加文旅赋能乡村的带动效应。
“乡村文旅产业,五星村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个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都能在家门口赚钱。”虞优芬说,下步要紧紧抓住大桥时代机遇,与村民们一起努力,加快村庄环境提升,共同参与促进文旅发展,共谋村庄发展新路子,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