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谈 明德
新学期伊始,我市交警部门上新的无人机“空中哨兵”开启了对校园及周边区域的执勤任务,为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通畅出行保驾护航。有人戏称,家长在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得更加小心了,不然迎接你的就可能是“大型社死现场”(据《舟山晚报》3月5日报道)。确实,“空中哨兵”的多维功能值得期待。
“空中哨兵”的交通疏导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上岗之后校园周边大流量时段的整体交通状况明显好转。临近放学时段,新城交警大队无人机飞手就会在舟山二小南门放飞“空中哨兵”,开始一个小时左右的护航执勤。以学校周边的官山路、港岛路、怡岛路为主要范围,通过拍摄、喊话等方式,纠正相关人员、车辆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这种大范围、广角度的空中执法,有利于整体优化校园周边交通面貌,这是原先靠有限执勤点位的局部疏导所难以做到的。
交通高峰时段最怕发生“肠梗阻”,一旦因车辆违停、事故等突发情况造成道路堵塞,很快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大面积的拥堵。兵贵神速,但交警铁骑到达现场毕竟需要时间。“空中哨兵”就能第一时间飞临现场,通过空中喊话实时指挥交通、处理事故,既高效又便捷。如此,就能将拥堵化解在初始阶段,确保校园及周边区域整体畅通有序。
不仅如此,“空中哨兵”强大的喊话功能还能起到普法宣传的良好作用。校园周边每逢上下学高峰必堵,交通参与者在牢骚满腹的同时又往往乱停车、乱穿马路,给本已不堪的交通添乱添堵,可谓既是受伤害者又是始作俑者。因此,人人遵守交规是治理拥堵的必要前提。这方面,“大手拉小手”和“小手拉大手”同样重要。家长本应为孩子作好表率,但事实上很多家长的文明出行意识并不强,反倒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更胜一筹。“空中哨兵”的现场喊话,让交通违法者知错就改,让带着孩子的家长更加循规蹈矩,良好效果显而易见。
长期以来,校园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城市治堵的重点。对此,交警一直在努力,方方面面也一直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只不过,离根本好转还有距离,而且剩下的问题往往都是“难啃的骨头”。“空中哨兵”腾空而起,似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发挥的多维功能有望给优化校园及周边区域交通秩序带来全新机遇。
这也说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既要总结经验,又要创新举措,特别是要善于应用人工智能开发的最新成果,使治理手段在转型升级中“智”起来、“飞”起来,从而不断开辟社会善治的新场景,让现代海洋城市更加宜居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