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话剧

  纳捷

  距离上一次看话剧已经有四十年了吧,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所以,当有机会报名观看话剧《再见徽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报了名,也给我的朋友们报了名。

  第一次走进普陀大剧院,跟我想象的一样,只是台子要比我小时候看到的搭得高,高了自然要远,即便是八排的位置,我也是看不清男女主人公的脸。

  这让我很怀念小时候坐在前排,仰着头看帅哥美女的痴迷。在大人的眼里,这是吃灰尘的位置,我看得如痴如醉。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是父母所在企业单位佛顶山电机厂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他们厂里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有剧团的,叫县二轻文工团。母亲是文艺爱好者,她有几个文工团里的朋友,她们是奏扬琴和拉大提琴的。奏扬琴的海芬阿姨后来成了妹妹的扬琴老师。

  我没有艺术细胞,哆啦咪发嗦顺序一乱,我就认不得,母亲也就没有勉强我去学。但我很喜欢跟着她去文工团里,可以看到漂亮姐姐们化妆,看她们穿着戏服甩水袖的样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偶尔,美女姐姐们心情好了,会夸我两句。“啊呀,多好看的小姑娘啊,来,姐姐给你涂个红指甲。”啊,我心花怒放一脸幸福的小样,美滋滋伸出我的十个手指。我感觉此时的人生到了高光时刻,这是有多幸运,我的小伙伴们会羡慕煞的。

  她们唱越剧,偶尔也演现代剧,就是话剧。因为女演员多,越剧里的相公基本是女扮男相,只有演话剧的时候看到几个挺拔硬朗的身姿。

  美女姐姐们个个身手不凡,吹拉弹唱总有一款适合她。如果不会吹也不会弹的,那这个必是演话剧的女一号或女二号了,因为她们长得漂亮,说话声音也好听,玲珑得像只小黄鹂。

  有一天晚上,我跟着母亲在沿港路的店里串门还是买衣服。这时店里走进一个烫波浪卷的美女,穿一条当时最时髦的喇叭裤,大夏天的怀里抱着一只黄色的卷毛狮子狗。上世纪80年代初,这样的装扮是摩登的,连这卷毛狮子狗也是稀罕物,我们看到的多是土狗。后来我知道了,这种狗叫泰迪,在当时是狗中贵族。我定睛一看,那位是女一号姐姐,忍不住又多看了她两眼和她手里的卷毛。生活中的她少了舞台上的飒爽英气,但多了几分妩媚,大概明星都是这样子吧。

  我沉浸在回忆中,剧已开始。才女身边最重要的三位男士金岳霖、徐志摩和梁思成出现,这是一批民国最后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个性洒脱,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被誉为“民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林徽因。金岳霖为他终生不娶,徐志摩为她神伤剑桥,而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是梁思成。故事是早已知道的,但看了浙江话剧团的《再见徽因》,对林徽因有了更深的了解。世人对林徽因的认识,总是在争议之中,而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她理智专注、坚定地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她的人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热烈丰盛。

  整部剧两个小时,节奏非常缓慢,前面的情节让人昏昏欲睡,我竟然有两次睡意袭来,看看身边的朋友,她们看得很认真。可能我更喜欢电影的多种手法的表现方式,话剧本是最考验剧本和人物的表现力。但后面看到他们在新中国初建时对古建筑物保护的情节,不由有些动容,特别是听到林徽因斥责当时某些部门破坏文物建筑时所说的话,“你们拆的是那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此时的我,既愤慨又佩服,感觉重新认识了这位美人的可贵之处。这是远比她的感情戏份更为重要的片断。

  以往我看到的一些文章作品总是过分渲染林徽因的情感经历,但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张奚若、陶孟和、萧乾等人的独白中,我们能看到林徽因是多么与众不同。她跟着梁思成走遍大半个中国实地勘察古建筑,在抗日战争时期不畏艰苦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真实的林徽因,是一位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远比她的绯闻更精彩!

  短短的两个小时,浓缩了林徽因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请问舟医生
   第05版:亚运来了
   第06版:城市心情
   第07版:新闻时空
   第08版:广告
“筝”途漫漫 我心依旧
又见话剧
“还钱”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