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岛城夏日清凉好物进入销售旺季

迷你风扇走俏 “即刻清凉”物品人气下滑

新城宝龙广场名创优品店内在售的随身清凉物品

  □记者 高阳 文/摄

  天气持续酷热,在高温中寻求一丝凉意,“清爽一夏”成了不少市民的追求,随身清凉用品随之走俏。

  6月25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商超、杂货礼品店、化妆品店了解到,迷你风扇、挂脖风扇、清凉贴、止汗凝珠等商品自入夏以来销量增长明显,其中便携风扇类产品最受欢迎,清凉喷雾、冰凉贴等“即刻清凉神器”人气则较往年略有下滑。

  这些“清凉好物”实用效果如何?看看岛城这些职场人怎么说。

  卡通形象款迷你风扇销量走高,挂脖类风扇次之

  进入夏季以来,岛城多家杂货礼品店的显眼处摆放出了各式各样的迷你风扇。记者走访新城宝龙广场名创优品店看到,店家在进门处设立了迷你风扇展台。店长李女士说,入夏以来,随身清凉用品中,各类迷你风扇销量最好。

  东港凯虹广场酷乐潮玩店长袁女士则表示,店内的迷你风扇从入夏前就被作为主打商品销售,现在已经开始清理库存,本月目前已售出118个小风扇,其中,卡通形象款手持风扇最受欢迎,挂脖类次之,总体销量较去年有明显增长。

  新城凯虹广场和定海凯虹广场的酷乐潮玩店店长均表示,6月以来,迷你风扇销量走高,目前两家店各售出近100台,且同样是卡通形象款小风扇最受欢迎。

  在东港工作的市民小王趁“618”活动在线上购入了一个挂脖风扇,“我经常需要在室外工作,除了防晒,迷你风扇是必不可少的。”小王说,自己看到网上很多人推荐挂脖风扇,比传统的手持风扇使用更加方便,解放双手。

  她还表示,自己第一天将挂脖风扇带到办公室时,不少同事被“种草”,也纷纷将风扇加入购物车。

  除了舟山线下商超,便携风扇类商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表现同样出色。在淘宝平台搜索挂脖风扇、手持风扇、迷你风扇等商品,记者发现,首页五彩缤纷、造型时尚的款式销量都很高,月销售量最高的显示为10万件以上。在评论区可以看到,许多年轻人不仅买来自己使用,也为在户外工作的亲戚朋友考虑。

  挂脖风扇真有这么好用吗?小王说:“实在热得不行了还是有点救急效果的。”但同时,她也指出挂脖风扇对她来说的一大弊端:“我本身颈椎就不太好,连续吹上20多分钟就会头疼,而且时间久了卡在脖子上就会感觉沉甸甸的。”她提醒,如果要使用挂脖风扇,切记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冰凉贴、清凉喷雾等“即刻清凉神器”销量平平

  在走访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些“即刻清凉”的神器,例如冰凉贴、清凉喷雾等,但据了解此类物品销量不敌往年。

  在城市超市新城店,记者在化妆品专柜看到了清凉爽身喷雾、冰凉贴等商品,种类不多。售货员姜女士表示,入夏以来,这些“即刻清凉”物品销量不佳,并未如预想般大幅增长,“现在网购这么方便,这些东西大家都喜欢在线上购买,我们超市销量不如去年好。”新城宝龙广场世纪联华超市售货员也表示,“即刻清凉”物品销量平平。

  “我是个很怕热的人,冰凉贴、清凉喷雾、清凉花露水这些我都用过,虽然短时间确实很凉爽,但持续时间太短,效果最多维持十几分钟就要补喷一次,在外工作确实不方便。”正在街头配送外卖的外卖员小赵坦言,如果在急需“清凉”的情况下,这些物品确实有用,但长时间暴晒的工作环境让这些清凉神器失去了效果,所以在他和同事们之间,这些“即刻清凉”物品人气已经下滑。

  记者走访沈家门新街步行街多家化妆品销售店了解到,受女士青睐的止汗凝珠类商品线下销售情况也不佳,但在淘宝搜索“止汗凝珠”字样时,这类商品的销量却意外火爆,有店铺月销量在7万件以上。

  新世纪化妆品店店长汝女士告诉记者:“线下销售量少可能是由于天气较热,逛街的人减少,而网购品类繁多,价位由高到低都有。不仅选择面广,还能随时退换货。”

  为了体验止汗凝珠类商品是否真有干爽抑汗、持久留香功能,记者在世纪联华超市购买了一瓶标价26.5元的妮维雅活力清新爽身走珠液。在产品包装上有宣传语“48小时干爽”,但记者使用后发现,走珠液的液体涂抹于腋下并不能被快速吸收,仅能实现留香功能,抑汗效果不显著。因此,消费者们选择随身清凉物品也要因人而异,切勿随意跟风,理性看待商家宣称的相关功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为您服务
   第05版:融媒
   第06版:财经
   第07版:生活家·观察
   第08版:生活家·分享
   第09版:生活家·悦读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迷你风扇走俏 “即刻清凉”物品人气下滑
舟山建行开展安全培训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平安人寿推出代理人理想态品牌“平安MVP”
助力队伍高质量发展泰康人寿全面升级新人养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