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终将归于自然

  定海七中七(2)班

  学生记者 虞可欣(证号D22097)

  总是很庆幸,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绚烂的春天,更为庆幸的是:我们生于这个美丽的自然世界。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第一次见到这句诗词,是在一位老人的家里,那时还不懂这十个字的意思。长大一点后,似乎懂了,于是开始思考:他到底有没有回去?还会想:他离开时种的那些沙棘林长得怎么样了?我不知道答案,或许他从未离开。

  老人是一位守林人,性格有些古怪,大院里邻居们总调侃,守了半辈子深山老林,人都守傻了。

  老人对树木是有感情的,他总是说:“养好它们,是守林人的责任。”

  “在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你可以待多久?”老人总是问大院里的孩子。

  “一分钟都待不下去!”孩子们也总是这样大声地回答。

  “37年,我整整守了37年……”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就好像是山的孩子一样……”

  “沿着河远远望去,雪山之下,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一座小院门口。这里,就是我的家。整个护林站只有三间卧室和两个储物棚。厨房里,放置着一台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机,我的床旁边放着半截未燃尽的蜡烛和一个便携式收音机。”

  2013年配备发电机以前,这里和外面的世界是彻底隔绝的——没有信号、没有电。老人每天太阳出来就骑着摩托车去巡山,赶在太阳落山前回来。那时候,收音机是接收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

  蓄电池电量太低,为了省电,他白天从不开灯,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和两集连续剧后就要关电视。遇到阴天蓄电量更少,看电视时遇到广告就得关机,掐着表等广告结束后再开。

  “爷爷,您不会无聊吗?”我问。

  老人看了看我,笑着摇摇头,“不无聊,怎么会无聊,大自然是很美的,是很有趣的。那一整片山和山上的树木,都需要你照看呢!我在职的37年,那5万亩林木可没有发生一起火灾或事故。”

  “现在大家都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也不知道我们新栽的那片沙棘林长得怎么样了,应该是不错的。”

  “我们是生于自然的,得还,这是应该还回去的。”

  这是我印象里和老人的最后一次聊天,我和自然的羁绊没有他这样深,但我总是会想到他说的“生于自然,归于自然”。

  我们总在向自然索取很多很多,即便是一抹阳光,也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我们为它做的又太少太少。当科技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你可以在小小的屏幕里看到世界各地的美景,你是否怀念过儿时的春天呢?

  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这位老人和他说过的话,记起他谈笑风生时满是皱纹的脸,像是他花了大半辈子守护的树木的纹理似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朋友圈
   第05版:新区教育周刊
   第06版:小记者·文苑
   第07版:小记者·文苑
   第08版:小记者·文苑
   第09版:书画天地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未来,我来
引路人
我们终将归于自然
那一次,我真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