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洁
据研究显示,全球平均每6名死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随着知识的普及,网络的日新月异,对于肿瘤的治疗,大家都知道有“西医的三招”手术加上放、化疗。但现实是,由于很多人一发现患癌,就已是晚期,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与“西医的三招”失之交臂,还有的治疗后却不见效,这时他们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建议:“吃点中药试试吧”
“我父亲上个月开始上腹部不适,又头晕,全身不适,两周前住院检查,竟然是胰腺癌晚期!胰尾有肿瘤,而且已经肝、脾、腹部和脑里转移了!”来自常州的王女士眼神暗淡地坐在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孙彩珍专家诊室。王女士实在想不通,才58岁的父亲,不抽烟不喝酒,日常身体好好的,只是长期夜班熬夜多,怎么会突然成了胰腺癌晚期了!更让她绝望的是,父亲不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而且胰腺癌对放化疗都不敏感,西医那边已经没有办法治疗。想着操劳大半辈子的父亲,还有2年就能退休享清福了,王女士不甘心,前来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希望能用中药控制病情发展,为父亲创造奇迹。
“中药对肿瘤病友来说,似乎只是没办法的办法,更多是寻求心理上安慰。其实这是个误区。”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说。中医不是在西医无计可施时,才去寻求的“最后的救命稻草”,一确诊就可看中医用中药。
她解释,在手术、放化疗的同时,中医药全程干预能事半功倍。术后用,可减少发热、贫血等并发症,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在放、化疗间歇期用,能增加对癌细胞的抑杀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等。甚至很多化疗药里,本就有中药成分。中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增加疗效,出现1+1>2效果。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有些人效果不错,但皮疹、腹泻、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大也容易耐药,中药可以减轻副作用延缓耐药。
此外,中医药还能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采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来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30年临床经验总结
8字原则分两步走
对于中草药治肿瘤,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第一,它只是西医手术、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第二,中药只能针对病人出现的证候如疼痛、胃口不开、浮肿、精神疲软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给以止痛、开胃、消肿、滋补等。我们认为在肿瘤治疗中,不能这样藐视中医。我接诊过的癌症患者有40万余人次,这些人大多数都存在胃口不开、疼痛、消瘦、浮肿、尿少、便秘、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的体质,有一部分人得癌症前身体一直很好,因为癌毒的不断积累增大,不断消耗体内正气,使人脾胃虚弱,胃口不好。肿块大起来压迫到神经就会导致疼痛,同时,肿块在不断抢着吸收营养,再加上这个时候人本身胃口不好,进食减少,就会越来越消瘦。
这个时候,体内邪气不断增长,正气持续下降,当正气不足、体内垃圾排泄不畅时就会引起腹胀、尿少、浮肿。
要让病人胃口开、不疼痛、身体长胖、浮肿消失、两便正常、精力充沛,就要排除癌毒、软化肿块。引起癌症的肿块,不像一般的跌扑所致的瘀血包块那样,用些破瘀活血的中药就能把肿块散掉。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如果用破瘀活血的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肿块破裂或扩散转移。癌毒也不是普通的毒,吃些消热解毒的药就能排除掉。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清热解毒药会影响人的胃口,进食不香、消化不良,使胃气绝,而中医讲究胃气是命根子。
我们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经过长期实践,经临床应用,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可以归结为8个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中医认为,肿瘤是气、血、痰、毒相互交结的有形肿块。这里面的“气”,简单地说是指“气郁”、“血”是“血瘀”、“痰”是“痰凝”、“毒”是“肿瘤毒素”。解郁、通络、软坚、排毒,针对的就是疾病的本质。
在8字治疗原则下,分两步走,对癌肿主动发起进攻,变消极为主动。
第一步诱导、杀灭肿瘤毒素,软化肿块阶段。经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一般需3个月)以达到控制肿瘤毒素的进一步积聚,并减少毒素,把杀灭的毒素通过汗、尿、大便排出体外,使肿块渐渐软化。
第二步:努力达到消除肿块的目的,应用诱导、杀灭肿瘤毒素同时,加大排毒和运用破瘀药物,使毒尽肿消。
体弱病人能承受得住
中草药的攻击吗?
“用药如用兵”,为了达到以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目的,我们在有的药物用量上,往往超过常规用量太多,这样大的剂量,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根本吃不消运用。由于我们严格掌握剂量、采用特殊炮制办法,我们发现只要你有这病,就受得住这药力。有的人认为身体虚是否药量轻一点,我们是不赞成的,因为这好比打仗一样,敌强我弱,要打胜仗,难度就大,而且时间不等人,必须牢牢抓住时机,对病灶发起进攻。
服用治疗肿瘤的中药时
病人难受吗?
面对药力的强大攻击,由于体质和疾病所处阶段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不同,有一部分人服后感到四肢无力、喜欢卧床、懒得说话、经络和腹部稍有点胀,或局部有点微痛,有的略微有点恶心,个别皮肤发痒,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有点咳、吐、便血,只要量不多,也属正常范围。但这一切,你都要反复经历过,才会心中有底,遇事不乱。
我们有一个浙江台州市玉环楚门镇的病人,叫陈美芬,2012年12月查出卵巢浆液腺癌,手术切除后,又熬完了8次化疗的煎熬,头发掉光,但复查又给了她当头一棒!手术部位又长出一个2厘米多的肿瘤,而且还有积液,说明化疗没有起到作用,但是她已经很虚弱,差不多一个月没下床了。后来家人帮她在我们这里开了一个月的中药吃,一开始脚上手上疱疹起了很多,里面都有毒水。等服药两个月后这些疱疹一个个自然破裂后,毒水排出,人轻松舒服了很多,也能下床走动了,她一直坚持吃药,现在复查结果一直都蛮好的。
情志对肿瘤康复有哪些影响?
应该说癌症的发生与情志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医认为喜、怒、哀、乐、悲、思、恐七种情志的过度,可直接伤及内脏,尤其是怒、悲、思、恐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以肝癌为例,怒伤肝,思伤脾。怒则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与癌毒相交结则发为癌,治病求因,所以在治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运用并配伍以解郁的药物,目的使病人心情好转,可以讲解郁是治癌的开门钥匙。所以保持心情开朗,热爱生活,不多思、不发怒,不恐惧是治疗癌症最重要的一步。
长期服用中药,有毒副作用吗?
关于“是药三分毒”,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药确实会导致肝功能、肾功能的损伤。这些药现在很少会选用。如果病情确实需要选用,大家也不要慌,我们会提前告知你这个药用了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现在给你采取的是什么预防措施,半个月或一个月后,你要去检查一下肝肾功能,我们会看看指标,这样一般都可以避免肝肾损伤。
大部分的中药都是没有毒性的,“是药三分毒”的“毒”,其实是指运用药物的偏性治病,所以大家不要恐慌,医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给你用那些毒性的药。
事实上,我们有些病人吃中药吃了20多年。有个女病人汪女士,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化疗期间出现了肝转移,肝里有五六个肿瘤,化疗无效,已经列到病危病人名单里了。她吃了我们的中药后感觉很好,肿瘤虽然还在,但缩小了。20多年了,她一直在吃中药,带瘤生存,肝肾功能每年复查都正常。
舟山有个病人张先生,是一名医生,查出来时肝肿瘤已经有10公分了,到晚期了,西医没法手术了。他老婆不甘心,通过朋友得知我们是中药治疗肿瘤的,连夜从舟山赶到杭州,配了中药回家。老公不相信中医,但想想老婆这么辛苦配回来,那就吃吃看吧,结果吃了两个月,其间做了一次介入,去复查肿瘤变七公分了,能做手术了,那做手术做了以后总以为好了,好景不长过了两年又复发了,而且这次一来就是两颗就没法手术了,就继续吃中药,两年后肿瘤缩小了,五年后复查各项指标都正常了,后来他仍继续服药巩固治疗,这一吃,就吃了20年。他现在70多岁了,身体恢复得很不错,经常出去旅游,今年四月份还到我们医院来参加全国抗癌周活动。
肿瘤愈后还要继续吃药吗?
肿块消失后一般需再服一个月药加以巩固,以后可以停药或根据情况继续服药巩固。我看过的病人,很多康复后一直坚持服药十多年巩固治疗。像前面提到的舟山的张先生,从2001年查出肝癌到现在,他已经坚持服中药20年了。从一开始肿瘤有9.8厘米大无法手术,坚持服药,到有条件做手术,再到如今康复,他的经历是很励志的。有的病人或家属会对病人的疼痛、咳嗽、腹胀、乏力等表现的症状很着急,认为治疗要针对这些。但这些症状往往是癌症的临床表现,中医称之为“标”,而内脏蓄毒不流和癌的肿块是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也称“本”。
中医的治疗法则是治病要治本,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重用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败酱草、金丝吊葫芦等抗癌清热解毒的药为君药,用鳖甲、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等软坚散结的药为臣药,以赤芍、地龙、水蛭等具有通络作用的药为佐药,使药用枳壳、青皮、半夏、厚朴等具有化痰行气解郁作用的药物。经过治疗,随着癌细胞的诱导与杀灭,肿块的软化,癌症病人表现出的疼痛、咳嗽、腹胀、乏力、胃口不开等也会随之慢慢好转。
最后,我想跟癌症病人和家属说一句,不要轻易放弃继续治疗,一定要坚持不懈,属于你的明天,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