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它打败了“酱香拿铁”配方在此

  这两天“酱香拿铁”火爆朋友圈,小伙伴们都在争相购买。但你知道打败“酱香拿铁”的是什么吗?就是它——酸梅汤!

  “去中医馆配酸梅汤”的相关话题火爆全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的酸梅汤,院内外共卖出6万多帖。

  “消暑神器”酸梅汤,老少咸宜

  网友热追的酸梅汤也叫乌梅汤,主要由乌梅、山楂、陈皮、桑椹、甘草、玫瑰花、薄荷等组方而成,不同的医师、药房会根据不同情况适量加减。酸味配以甘味,即中医讲的“酸甘化阴”,可生津止渴、消食开胃、清热解暑,帮助收敛元气。市民朋友们还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添加冰糖、桂花。

  配方:乌梅20克、茯苓20克、干山楂片15克、陈皮5克、甘草5克、麦冬10克、冰糖、桂花。

  做法:茯苓提前浸泡2小时;其余食材清洗一下,浸泡半小时;所有食材与浸泡用的水一同倒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加入适量冰糖,撒上桂花,再焖5分钟即可。

  酸梅汤虽好,但也有注意事项。酸梅汤虽然多数人群都适饮,对汗多口干、容易上火、胃口差的人群有更好的保健作用,但是脾胃虚寒、易腹泻以及糖尿病、孕产妇人群不推荐。现在网上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酸梅汤中放入冰块做冷饮食用,其实这并非传统饮法,趁温服用最好,常温也可,但不建议冰镇畅饮。

  酸梅汤外,这些明目润眼、平肝降脂、利咽生津、健脾理气的茶饮方更合适秋天。

  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的茶饮方推荐

  健脾祛湿2号

  成分:佛手、陈皮、党参、茯苓、炒白术、炒米仁、芡实、阳春砂、玫瑰花、生山楂。

  功效:健脾理气,芳香化湿。

  适应症:湿气较重、乏力、胃口不佳、大便溏稀等脾虚湿盛者。

  用法用量:每天2次,1次1包,开水冲服,儿童半量,婴幼儿1/3量。

  明目润眼1号

  成分:菊花、密蒙花、决明子、麦冬、陈皮、枸杞子等。

  功效:清热养肝、滋阴健脾。

  适应症:眼干、眼涩、畏光,痒痛不适,不耐久视,白睛红赤隐隐,或兼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等。

  用法用量:每天1包,开水冲服代茶饮。具体方法:第一泡,建议沸水冲泡后熏眼,待温度适宜后饮用,而后续水同茶饮用。

  平肝降脂1号

  成分:丹参、菊花、枸杞子、陈皮、荷叶、决明子、生山楂、三七片、甜叶菊。

  功效:平肝明目,降脂化浊。

  适应症:用于肥胖、高血压、眼睛疲劳、头晕、大便便干等肝脾不和人群。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袋。

  利咽生津1号

  成分:甘草、陈皮、麦冬、玄参、桔梗、空沙参、木蝴蝶、生山栀、浙石斛、胖大海。

  功效:解毒利咽,生津润喉。

  适应症:咽干、咽痛、咽燥、咽痒、咽喉异物感等。

  用法用量:每天2次,1次1包,开水冲服,儿童半量,婴幼儿1/3量。

  内容来源竞舟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融媒
   第05版:财经
   第06版:关注
   第08版:城市心情
   第09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惊喜连连看!校园周边有了这些新变化
它打败了“酱香拿铁”配方在此
紧急提醒!舟山家住2楼以上的请注意
纳入医保支付的耗材范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