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舟十年,新舟山人见证亚运火炬在家门口传递

“舟山的喜事就是我的喜事”

  □记者 姚舜妤

  9月13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在舟山传递,一大早,索影就和丈夫一起到火炬传递途经路段等候。“远远看到火炬手的身影,我也忍不住跟着跑了一段,觉得自己也仿佛跟着火炬从六百年渔港奔向了现代海洋城市。”

  十年前,追随女儿的脚步,索影从黑龙江齐齐哈尔来到了舟山这座海岛城市。前些天,她和丈夫搬入了位于新城的新房子,在离女儿一家不远的地方定了居。恰逢亚运火炬传递,双喜临门,索影也感慨万千,从广阔平原到秀丽海岛,从三口小家到幸福大家,她的家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发展中感受家的变迁 从乡下小屋到入住舟山新居

  索影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小时候生活在东北农村,家里的日子能用清贫来形容。“约摸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上小学,有一次和老师请假说头疼。实际上是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农场里捡豆子,捡回来换豆腐、烙饼、做酱,添补家用。”索影记得去农场得翻山,至少要走25公里路,去得晚了豆子就被别人捡光了。“捡完豆子,娘俩就扛着往回走,妈妈心疼我要帮我扛,我心疼妈妈也要帮她扛,两个人就这样相互扶持着回家,到家天已经黑透了。”

  那时候,索影家只有两间小屋,屋外就是一个锅台,平日家里吃不上肉,过年才能过过嘴瘾。“后来我们从黑龙江的农村搬到了镇上,父母都去工厂上班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慢慢变好了。”镇上的房子比小屋大了不少,新建的砖瓦房足有四间大房,宽敞而亮堂。

  后来结了婚,索影跟随丈夫住进了市中心高楼75平方米的新房。“有了女儿,家里添了喜乐,我们也从两个人的小家变成了三口之家。”不过那时候的生活也不算富裕,索影在民办学校教英语,丈夫则在国企工作。“那是四十年前,我丈夫一个月的工资是52块钱,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但家里还是买啥都得考虑,像鲫鱼、排骨这样的鲜货也只能在节假日吃到。”

  后来,索影的女儿到了舟山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照顾怀孕的女儿,让女儿能吃上心心念念的东北饺子,索影来到了舟山。“今年丈夫退休了,我俩算是正式定居舟山了。前几天,我们刚搬进了新城的新房子,一百多平方米,客厅宽敞整洁。以前照明用的是简单的灯泡,现在连灯都是水晶的,日子真正红火了起来。”

  女儿离家远行

  母亲的牵挂寸步不离

  尽管日子有好有坏,起起落落,但索影一家从来不缺幸福感。“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他们对父母尽孝,对子女尽责,这种品德也深深影响了我。无论多苦多累,只要相互扶持,这日子就能幸福地过下去。”

  索影说,自己的家庭观念很重,“我们东北老家的沙发上面就挂着一幅字,写着‘家和万事兴’。”所以当女儿远赴舟山工作,索影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女儿去舟山的前几年,我们几乎没有见过面,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往返不便且花费很大。我总是说,只要孩子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平平安安的,那我也就幸福了。后来女儿有了孩子,那我就一定要过去陪伴,给她包爱吃的饺子、做东北菜。”

  索影常说,小时候母亲在哪儿,女儿的家就在哪儿,现在女儿长大了,女儿的家在哪儿,母亲的家就在哪儿。“小时候我拉着女儿的手看她一点点成长,现在女儿挽着我的胳膊陪我一点点变老。”

  刚来舟山的那几年,索影还有些不习惯,气温、环境、饮食的差异也让她时常想念远方的故乡。不过,家人的陪伴最终让乡愁淡去,她开始爱上舟山这座秀丽的海岛城市。“舟山和东北城市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舟山的花草都摆在街道上,而东北除了夏季,大多时间花都摆在室内。所以舟山的街景非常美丽。还有大海,在老家看不见海,第一次见到大海,我的心是激荡的,仿佛前进的方向也变得开阔。”从平原到海岛,全然不同的风景让索影心醉,大家庭的和谐也让她的生活更加充实有爱。“外孙女5岁了,我每天在家里教她学英语,将自己对学习的热爱灌输给她。”

  同时,索影也将东北人的热情带到了社区这个大家,“我经常包饺子和韭菜盒子,送给邻居们,社区的事务我也积极参与,现在有的邻居看到我,还会给我送他们自己种的菜。虽然现在大家住在高楼里,彼此的交流比从前少了,但只要主动地用爱建立联系,邻里社区也能是最温暖的大家。”

  新家门口迎亚运

  见证舟山十年变化

  9月13日上午,杭州亚运会火炬在舟山传递,索影也去了现场。对33年前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她没有太深的记忆,“那时候知道有这场盛会,但是终归离自己比较远,没有那么迫切想参与的心情。这次亚运火炬是真正意义上传到了‘家门口’,我一定要去现场见证这个对舟山来说十分重要的时刻,去见证家门口的喜事,留下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

  当天上午8点多,索影就拉着丈夫在路口等待。“我站在156棒点位附近的路口,早上太阳很大,我丈夫就帮我撑着伞。看到火炬手的身影出现的时候,我的心情一下子像浪潮一般澎湃了起来,不由自主地跟着火炬手跑。”听着周围的观众喊着“亚运加油,舟山加油”的口号,索影也跟着喊,“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正融入到了亚运盛会中去,也真正融入了舟山,自己仿佛跟着火炬从六百年渔港奔向了现代海洋城市。”

  索影说,她来舟山已有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她心里,自己已经是一个舟山人了。“特别碰巧,我前几天刚搬了新家,住进了新城的新房里,可以说是双喜临门。我对这座城市也更有归属感了。”

  十年间,索影也见证了舟山的变化。“道路比以前宽敞了,花草种类越来越丰富,就连能吃到的海鲜也多了,种种变化数不胜数,我亲眼看着这座城市越变越好。我在舟山写了好几篇和生活有关的文章,也被本地媒体采纳发表,这让我非常欣慰,有了深深的融入感。”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来舟十年,新舟山人见证亚运火炬在家门口传递~~~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幸福家
   第03版:幸福家
   第04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05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06版:旅行家
   第07版:我的家
   第08版:广告
“舟山的喜事就是我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