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妤
为了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舟山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23年“最美邻居”评选活动。本次评选采取自下而上的推荐方式,通过社区、镇街、县区逐级推选,最终评选出包佛迪、乐秋英、董波等10名市级“最美邻居”。
定海区金塘镇包佛迪
热心公益,奉献邻里
包佛迪,1983年2月出生,任职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塘分局。
2017年,包佛迪加入了金塘阳光志愿者协会,正式开始了她的公益之路。她利用双休日、晚上等业余时间,每周至少两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河道、捡拾马路边的垃圾,在端午、中秋、腊八等传统佳节制月饼、包粽子、熬腊八粥、做香囊送给困境老人和学生。她还将暖心服务惠及退役老兵。
作为一名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是包佛迪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她学会了为老人理发、量血压、剪指甲等多项技能,而且每一项技能都驾轻就熟。
同时,她不光自己做公益,还带着全家一起做。丈夫和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加入了金塘阳光志愿者协会,一家三口用自身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定海区环南街道乐秋英
乐于助人,关怀老人
乐秋英,1963年11月出生,开心人大药房职工。
乐秋英为人随和,乐于助人,帮助邻里不计得失。她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种志愿活动和义务劳动。她共参加了市养老协会志愿者团队、市红十字爱心敬老服务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每周两三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她还积极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在“六一”节为他们送上书籍、学习用品,之后再长期结对帮扶。
2000年开始,她坚持每年志愿献血2次,至今累计献血共计65次,其中献血小板40次,获得全国金奖。
蓬莱社区老人较多,乐秋英对接自身药店工作的优质资源,主动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量血压与用药指导服务;对于独居与孤寡老人,乐秋英更是加倍关心,坚持定时主动上门陪老人们聊天,她还经常义务帮助他们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为老人和有需要的邻居免费理发、购药上门,在社区形成“银龄互助”的良好邻里氛围。
普陀区东港街道董波
互帮互助,和睦邻里
董波,1971年1月出生,锦江花园小区兼合式党支部书记、锦江花园业委会主任。
董波利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对小区工作的经验,完美诠释了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邻居情。上门了解实情,解决物业费拖欠问题;得知小区楼道灯坏了,联系物业第一时间维修;在东港街道的帮助下,在小区内设置了快递存放处,一改以往堆放门岗的现象,不仅快递摆放有序,还能便捷拿取……自入住小区以来,他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一定会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他的谦和及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说“董主任的为人处事没的说”。
在小区“旧城改造”中,他积极了解业主诉求,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促使居民环境、品质的提升。同时,他积极组织小区内的党员,群策群力为小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组织参与小区开展的各项党支部活动,主动与小区居民们建立友善的邻里关系,互相了解并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林和国
主动承担,感召邻里
林和国,1954年8月出生,普陀区塑料总厂退休职工。
十来年前,林和国看着新桥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的种种环境脏乱差,感到心痛,于是他主动出面,当起了小区“管家”。看到小区楼道、平台有垃圾,他主动捡拾,甚至和妻子一起义务清扫。他主动担负起环境卫生监督任务,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沟通,渐渐地,居民卫生意识也增强了。
新桥小区是一个敞开式无物管老旧小区,在林和国的感召下,社区陆续有不少党员、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一起呵护小区的环境卫生。看到一段10米长的楼道没有扶手,他出资安装扶手,让老人、残疾人安全出行。
同时,他也是东大社区和谐促进工作室老娘舅,结对帮扶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逢年过节送去慰问品,鼓励他们渡过生活难关,一些小区居民有事就想到找他帮忙。几年来,他义务为社区居民修理楼道灯,很多时候是自己出钱购买配件。
岱山县高亭镇蒋俊英
孝道持家,热心助邻
蒋俊英,1975年1月出生,浙江衢州人,东沙中学体育教师。
她以孝道为本,以奉献为荣,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1997年,蒋俊英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跟随男友来到岱山,成为东沙中学教师。早前她已得知男友的母亲因脑溢血偏瘫,行动不便,她一有时间就骑车40分钟去岱东看望两位老人,帮忙打扫卫生、清洗衣物。
洗头、剪指甲、擦洗身子……特别是2007年,婆婆因病大小便失禁,蒋俊英的儿子才上幼儿园,她便把婆婆接到当时才60多平方米的家中,悉心照料,毫无怨言,用温暖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幸福晚年生活,这样一照顾便是三年。在婆婆去世前,老人嘴里总挂着一句“好媳妇”。
蒋俊英热心好客,谁有困难找她,都尽力帮助解决。好友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她就把几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免费“托管”;邻居孩子想辅导体育项目,她主动义务辅导。她还买了移动迷你篮球架、单杠等,让邻居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强身健体,放松身心。
岱山县高亭镇刘国平
冲锋在前,积极作为
刘国平,1953年2月出生,岱山县机械厂退休职工,现任兰亭社区村居融治共管会会长、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骨干。
刘国平在社区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中,他时刻冲锋在前,积极巡逻监督,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以社区老娘舅的身份随时随地为居民解决邻里间楼上漏水、杂物堆放、随地小便等大小纠纷;在“旧城改造”安装防盗窗、管道改造等进行入户动员,使百姓满意。他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
5年前,他主动做起了社区志愿者,当起了社区义务巡逻队队员,每星期巡逻队日常巡逻,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巡逻队出发,他都积极参加,为社区的平安贡献力量。在创城期间,他累计参与各类活动30多次,清理黑色广告200处,积极参与辖区卫生整治,让辖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老党员刘国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社区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为社区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嵊泗县洋山镇刘燕
调解有方,团结众人
刘燕,1969年2月出生,嵊泗县江山海运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刘燕早在退休前就从事志愿服务,至今已有近20年。她是网格闻名的“和事佬”,居民之间出现婆媳矛盾等纠纷调解难题都爱找她。去年台风期间,甘泉路部分农田因暴雨被淹,农民之间产生纠纷,刘燕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作为中间人及时平息事态,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农田被淹情况,商量解决办法。最终经过召开社区会议表决通过启动甘泉路排水沟工程,消除今后农田被淹隐患以及居民心中的顾虑。
在邻居急需用钱时,刘燕常慷慨解囊,当借款人遇到还款难时,她还劝导说“先还困难的单亲家庭,人家儿子要结婚,先还她”。她常参加为老志愿服务,今年10月,刘燕儿子办喜酒,她还将宴席上的好菜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吃。
多年来,刘燕始终坚持用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人,大家也因为刘燕这位“最美”邻居而变得更加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新城管委会千岛街道房满琴
买菜送药,排忧解难
房满琴,1966年3月出生,千岛街道浦西社区和事佬工作室志愿者。
房满琴平时热衷参加社区公益演出和活动,从2018年起她正式参与志愿服务。每逢节假日,社区志愿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当浦西社区成立红渔嫂服务队和“和事佬工作室”时,房满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团队中来,帮助成功协调婆媳矛盾、母女矛盾等。在疫情期间,她为小区居民们采购物资,并亲自送物资上门;创城的时候,她为小区的环境整洁,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是小区老年人的贴心人,经常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的孤居、孤寡老人买菜,送到家门口;还帮残疾人家庭打扫卫生、买药;也是小区困难居民的心理劝慰师,遇到困境患者为处境烦恼,她总是耐心地引导,劝导他们“向前看,政府部门对你们很关心”,安抚他们的情绪。她还经常上门为困难居民排忧解难,邻居们对她赞不绝口。
新城管委会临城街道司徒华定
服务邻里,赢得信任
司徒华定,1962年7月出生,市公安局退休干部。
司徒华定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如捡垃圾、保养公共设施、调解邻里纠纷等。当患有心脏病的邻居遇到楼上小孩噪声扰民,他出面与协调,家长承诺小孩声音轻一点,并在桌椅脚上贴上静音垫。当邻居因汽车停放不当,影响他人通行,司徒华定耐心协调解决,促进了邻里和睦。
他积极帮助邻居老人打理庭院,修剪果树,采摘果实。年底帮邻居购买灯笼,并亲自张挂妥当,营造热烈祥和的过年气氛。邻居对司徒华定也高度信任,有一次有邻居外出后怀疑家里煤气灶忘记关了,打电话告知他家门锁密码,委托他进去查看。在自己家里,他与年迈多病的岳父母共同生活了十余年,日常照顾周到,相处融洽,在亲友和邻居间深受好评。
普朱管委会朱家尖街道费海聪
与邻为善,遇事谦让
费海聪,1982年11月出生,朱家尖街道莲兴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白山党支部副书记。
作为村里的一员,费海聪总是能做到与邻为善、守望相助、遇事谦让。周边邻居遇到房屋漏水、水管爆裂、电线跳闸等问题,她总能热心主动地给予帮助,并尽力解决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费海聪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对于村民提出的各种要求,她总是耐心倾听,尽自己所能帮助解决问题。因此,当村民一有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她也切切实实地做到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事,任劳任怨地服务于社会。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费海聪让邻居们深受感动。她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她的责任和担当,为社区树立了正面的示范,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