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军
近期,关于高价彩礼的评论在很多媒体出现,新华社记者也专门进行了深度观察。看来,这一问题已成为普遍问题,有的地方愈演愈烈,很多人看不下去。
在这些评论中,笔者发现也有许多如何把彩礼降下来的好点子、好设想。笔者更注意到,有的地方已经有一些有效的减负举措了,如安徽阜阳,发布招募阜阳市第二届“零彩礼、低彩礼”集体婚礼新人。如今,集体婚礼活动在阜阳市已常态化举行。2022年以来,市、县两级共组织开展集体婚礼38场次,540余人参与。
无独有偶,在江西崇义县,为推进婚俗改革,近期出台“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只要结婚彩礼低于3.9万元,不仅子女可以享受入学优先政策,同时家庭在出行、旅游,甚至保险等方面均可不同程度的享受优惠。对于那些有创业需求的人群,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同时还符合零彩礼或者低价彩礼政策的人群,还可以享受就业创业贷款和就业补助以及相关就业指导相关帮助。还有的地方,把彩礼额度写入《村规民约》,也颇见成效。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青年希望农村彩礼金额在10万元以内。59.5%的受访青年认为高价彩礼会成为夫妻婚后生活矛盾的诱因,影响感情。
其实早在两年前,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就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进行专项治理。但如今,在有的地方,高额彩礼有卷土重来之势,可见这一顽疾要彻底根治很难。
对于这一社会问题,我们要关切、要呼吁、要重视、要宣传,关键还是要有温度地引导减负,像安徽阜阳、江西崇义那样,出台实质性的激励政策,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多措并举,持之以恒,让“零彩礼、低彩礼”成为常态,让婚礼变得简约、简朴甚至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