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不要吝啬表扬和赞美

  □胡晓娜

  哲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一对人的本性的科学揭示,给了教育者一个启迪:在实施教育时要以学生为核心,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肯定”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表扬”, “表扬”其实就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尊重与包容、激发和唤醒,赏识与期待。

  一

  袁同学是个自负、贪玩、厌学、脏话连篇、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初中两年过去了,对他的教育效果依旧不理想。

  一次科学课上,爱讲空话的他自言自语了一会儿便趴在桌上。科学老师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头,还没等老师问什么,他猛地抬头,嘴里嘟囔出两个脏字,瞬间就把科学老师吓到了。为不影响上课,老师说了句“你把外套披上吧,以免着凉”就离开了他的座位。结果却换来他一声很不屑的“切”。

  课后,科学老师和我聊起此事,觉得很委屈,说本想问问他是不是不舒服,结果却换来他的不敬。作为班主任,我把袁同学找来,把科学老师的初衷转告给他,表达老师对他的关心。没想到他恶人先告状:“谁信啊!敲我头干嘛!没长嘴吗?”我在我们的对话中听到的是他对老师的不认可,认为没有老师会关心他,我说的都是假话。

  经过家校沟通,我了解到袁同学家里一切都是父亲说了算。他经常不分场合当场指责妻子,甚至辱骂。父亲平时话不多,当孩子犯错时会严厉训斥,甚至暴揍。一味的满足或是高压的批评,使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关心或是贴心的交流,更没有肯定和鼓励,孩子缺乏获得感和价值感。

  二

  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想起了一位教育专家的名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亨利·海涅也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只要用“显微镜”看孩子的不足,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就一定能找到独属于这个孩子的长处。我想,袁同学应该是接收了太多的负能量,急需阳光照一照。于是,我决定仔细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夸一夸,让他逐步体会到获得感,尤其是集体的认同感。

  我发动任课老师一起密切观察他,结果发现他在社会课堂上有一种“占主导”的倾向。他会在老师发问时大声抢答,有时甚至不顾场合打断同学的发言,但他的话题总能回到他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上。这让我意识到,他内心其实非常渴望得到认可,尤其是在历史知识方面。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给他更多机会展现自己。

  和社会老师商量后,我让他担任了社会课代表。他收作业十分积极,时常用他的高音提醒同学交作业,且能清楚反馈作业上交情况。社会老师不断鼓励他,他对社会学科学习越来越投入,在老师的提醒下,也开始学着举手后再发言。眼看着有点小火苗了,我想乘势对他的课堂纪律问题进行教育。

  三

  彼时,正逢期中考试,我特意让袁同学坐在讲台上,像老师那样带领大家进行社会学科考前复习。他在讲台上坐着,不时提醒讲空话的同学安静。也许是同学们出于新鲜感,也许是他在社会学科方面的知识面征服了大家,也许是社会老师在教室答疑,学生都很配合,大家都能安静复习。

  当天,我悄悄安排值日班长将今天袁同学的管理情况记录了下来。于是,当天放学前值日班长作出了这样的一日小结:“今天袁同学管理的社会复习课前所未有的安静,让我们都提高了复习效率。相信我们能越来越懂得静能生慧,相信我们班能更好地进行自主管理。”此时,我发现他在座位上低着头,吐了下舌头,嘴角微微扬起,那种满足感真是不多见。我不由心生感慨:“世上真的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那以后,袁同学没有显得那么“鹤立鸡群”了,也能时不时和气地和老师说上几句话。

  某天午间,我正向学生了解“什么乐器容易学”,学生们各抒己见。张同学说:“弹吉他酷毙了,我还没学会。”“吉他有什么难的,我都自己跟着网上学的。”袁同学立即回应了一句,说完就不屑地走开了。由此,我猜测他可能会弹吉他,便在事后组织了一场个人才艺展,让其他学生去鼓励他报名。

  当天的班会课上,他显得有点紧张,嘴巴不停抽动,一边记歌谱一边回忆指法,一曲《平凡之路》弹完,我带动全班学生为他鼓掌。此时,他忽然害羞起来,低着头摸着脖子,尴尬地笑着说:“还不是很熟练,我唱得比弹得好多嘞。”于是,我马上播放了这首歌的伴奏,并再次示意大家鼓掌。他说了句“算了”,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我立马趁机点评了他的演奏:“你们知道吗?袁同学的吉他是自学的,在学业如此繁忙的初中阶段还能自学吉他,厉害吧?能完整地弹奏《平凡之路》已经相当有水平了。他还自学唱歌,唱歌也很擅长呢!”结果立刻有学生起哄:“来一个!来一个!”于是,他又低着头笑嘻嘻地上了讲台,果然唱得很不错。于是,我又由衷地向他发出邀请:“我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袁同学你好好练练,元旦文艺汇演你也组织一下哈!”他“嘿嘿”一笑,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紧张。

  四

  每个人都有自己放光芒的舞台,得到认可的心情如彩虹般绚烂。

  在大家的不断鼓励和夸赞下,袁同学的课堂纪律有了明显进步,最主要的是见到老师不再那么敌对了,还会主动打招呼说“老师好”。看到他的这些进步我很欣慰。于是,我趁热打铁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一个月来你带给老师和大家很多惊喜,特别是昨天你在走廊问候我。‘老师好’这三个字是我第一次听你说,我感受到了你对我的尊重,尊重是互相的,我也会像你尊重我一样尊重你。”他听到我说这些话,抬头瞥了我一眼,应了声“嗯”。接着我开始回忆和夸他一些进步的表现,并适时提出问题:“在社会考前管理时,你能直言不讳提出同学的不足,我看到了你也是很在乎集体荣誉,也希望我们班有安静思考的学风,要给你点赞。但我发现有个别同学不听你的提醒和建议,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班干部管理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的态度吗?”

  他两手不停地揉搓,低着头尴尬地笑着:“也没什么,因为平时我就是那样的人。”

  “哪样的人?”我追问。

  “讲空话啊!”他很直白地回答。

  “你不仅性格直爽,而且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我马上中肯地回应他,“具有反思能力的人总能从挫折或者失败中走出来,并且你还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吉他自学真的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你是不是以后打算走艺术道路啦?”“嗯,我想考浙江艺校,唱歌再找老师学学。”这一问,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开始眉飞色舞地向我述说他的艺术梦。我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倾听他的人生规划。本想再说点学习相关的话题,但我还是忍住了,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事了。

  那次谈话再次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自那以后,他课上讲空话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课间也很少吵闹,开始懂得找老师答疑和沟通了,最不喜欢的数学课他也开始学着听课了。更为惊喜的是,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开学前,在我的建议下,他去理发了,长长的刘海不见了,方方正正的脑门露出来,整个人十分精神。

  【写在后面】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才华与缺点,积极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跟着孩子的错误走,并从生活中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真诚地夸一夸,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暖心的话语,都能如春风化雨沁人心田。

  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赞美,因为它能点燃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为南海实验学校旌旗山初中校区数学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融媒
   第04版:阳光热线
   第05版:新区教育周刊
   第06版:杏坛随笔
   第07版:新闻速递
   第08版:你写我评
   第09版:小记者文苑
   第10版:小记者文苑
   第11版:小记者文苑
   第12版:书画世界
   第13版:关注
   第14版:深读
   第15版:天下
   第16版:广告
请不要吝啬表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