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妤
本报讯 “那么多舟山人给你捐钱捐物、出手相救,你才有今天。妹妹,加油锻炼!”昨天上午8时多,嫂子张松松鼓励着小周。曾因绿岛新村火灾烧伤的16岁女孩小周,正坐在家里的床边,通过康复训练器进行手部训练。
7月14日,经过66天共9场手术治疗后,小周从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出院,返回安徽老家,入住当地的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小周的哥哥周子见告诉记者:“有很多医生来看妹妹,称赞海军医院治疗烧伤水平高。当地亲戚朋友们了解情况后,都被舟山人热心捐款百万元的大爱所感动。”
进入8月,小周从康复医院出院,回到安徽涡阳县牌坊村老家。“回家后增加了康复训练时间。”周子见说。家里为小周安装了空调,还配备了3台用于手指、手腕、手臂活动的康复训练器。为避免小周出汗引起皮肤发炎,家里24小时打着空调,母亲王大妈和张松松轮流给她喂饭。
记者了解到,小周的生活起居逐渐步入正轨,她能吃日常饭菜,不用人扶着能走路、下蹲,还可以自己上厕所、洗澡。“妹妹恢复得比较快,之前骨折的胸骨、颈椎已经康复;出院时走路左脚还有点往外拐,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左手能挠痒痒了,左手臂举高已经接近正常高度。”张松松介绍说,家人每天督促小周加强康复训练,上午和下午各一个多小时,晚间一两个小时,这样至少要训练半年。
如今,小周需要穿紧身衣、戴头套,以免植皮处皮肤增生。由于植的新皮肤比较嫩,在脱换紧身衣时,常会把皮也揭下来,因此还会流血。“我们需要特别细心照料她的皮肤。”周子见说,接下来,等妹妹的右手康复好一点,能取下右手套时,将进行右手手指康复训练。
“我们将永远铭记、感恩舟山人的这份大爱,照亮了妹妹的人生路。祝愿舟山越来越好!”周子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