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25项全国首创制度,全国最大绿色石化、能源保障基地,全国最大油气贸易港——

从浙江自贸区6周年“成绩单”看舟山片区发展

  □记者 王菲 徐祝君

  建成全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大型石化基地,形成原油加工能力4000万吨,去年实现原油加工量3702万吨;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油气储存能力3700余万方;全国最大的油气贸易港,累计油气贸易额2.7万亿元,年均增长64%;累计集聚油气贸易及相关企业1.17万家,成为全国油气贸易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

  一步一个脚印,舟山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改革探索之路。昨天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全国最大”“全国最高”,成为舟山片区6年发展成绩的有力注解。

  透过舟山片区这张6周年“成绩单”,可见过去,预见未来。

  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擦亮“油气自贸区”金字招牌

  回望6年前,浙江自贸区在舟山正式挂牌之时,国家使命重任在肩:

  建设国际石化基地、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再看6年后,舟山片区交出的成绩单,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舟山锚定“无中生油”“聚气发展”,走改革探索之路的魄力和定力。

  舟山国际船加油港排名,从前十名以外跃升至全球第五,实现“一年一个进位”良好态势的背后,得益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得益于一路的改革创新。舟山片区在全国率先承接保税燃料油加注企业审批权限下放,不断完善供油驳船、锚地、油库和价格等基础设施优势,不断优化便捷的通关条件和高效的营商环境。去年在全球主要港口供油体量明显下滑的国际环境下,舟山片区实现保税燃料油供应量602万吨,同比增长9.1%;全年实现结算量1183万吨,同比增长7.6%,约占全国总量57%。目前,舟山片区已成为我国保税燃料油供应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竞争最活跃、通关效率最高的地区。

  依托全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大型石化基地,岱山县着力打造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建设石化新材料、石化装备、石化维保三大产业基地,去年底已引进集聚石化上下游产业链项目64个,建成投用36个,全部达产后将形成产值300亿的配套产业集群。

  如何进一步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舟山片区亦有了方向、路径和目标——

  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石化基地,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加快建设总投资超2100亿元的12个重大石化新材料项目;

  聚焦保障国家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总投资近1200亿元的20个大宗商品储运项目;

  围绕油气贸易交易国际化,深化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浙油中心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

  聚焦做好船加油全产业链规划,加快落地船用LNG、生物燃料、甲醇等新型船舶燃料加注业务,力争今年跃居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到2025年实现供油量1000万吨目标。

  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巩固大宗商品物流枢纽战略地位

  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舟山片区的重要战略任务。

  浙江自贸区挂牌6年来,舟山片区聚焦油气等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开展了系列改革探索,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枢纽。

  2022年,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6.24亿吨,其中油气吞吐量1.33亿吨;完成江海联运量3亿吨,其中粮食、铁矿石、油品等分别占同类货种进江总量的65%、44%、41%;

  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海上接收中心,舟山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气源地,包括已建、在建项目的总接收能力将超2500万吨/年,占全国25%以上;

  在进口粮食中转方面,舟山片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中心和加工贸易基地,纳入全国首批大豆离岸现货市场交收地试点;2022年实现进口粮食中转量2500万吨,约占全国18%;

  油气贸易方面,中石化船供油总部、中石油低硫燃料油区域结算中心落户舟山,累计集聚油气贸易及相关企业1.17万家,成为全国油气贸易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

  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舟山片区的行动计划正在付诸实施——

  构建“一岛一功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格局。目前,舟山片区已启动了“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围绕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粮食、高端蛋白、煤炭、有色金属等7大类大宗商品,分步推进24个功能岛开发建设;  

  围绕提升保障国家能源资源保障能力,除加快推进20个大宗商品储运项目外,将把油气领域的经验向其他大宗商品领域复制推广,并加快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提质扩容,拓展粮食仓储、中转、期货交割、现货贸易等业务;

  围绕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计划5年累计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推动海事服务产业拓展领域、提升质量,力争2027年底产值突破600亿元。今年将重点建设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二期,吸引一批头部企业集聚,发展船舶物料供应、船舶交易、船员船舶管理等海事服务延伸产业,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深化集成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走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

  试制度、攒经验,是自贸试验区的一大“使命”。

  今年2月,舟山片区实现航空煤油的首次对外出口,取得了油气贸易自由化领域改革的一大成果。

  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69项,全国首创125项,全国复制推广32项……舟山片区制度创新数据的背后,是舟山在改革探索之路上的担当作为——

  油气贸易自由化领域,舟山片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等一系列改革;

  油气交易体制领域,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成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舟山价格指数体系、“产能预售+稳价订单”、保税商品登记系统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浙油中心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600家,2022年实现油气贸易交易额达到了4324.34亿元;

  国际海事服务领域,率先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改革试点,承接国家审批权限下放,首创了跨关区直供、一船多供、港外锚地供油等60余项改革举措。制定的《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

  口岸营商环境领域,舟山成为全国首个船舶进出境无纸化通关口岸,通关时间从16小时压缩至2小时,船舶通关一体化改革成果向全国推广。

  立足新起点,舟山片区将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在大宗商品贸易管理、贸易融资、货物通关、外汇管理、现货交易、储备贸易、税收制度、法律服务等方面,力争取得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制度型突破——

  更大力度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深化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巩固提升“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地位;

  更大力度服务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围绕7类大宗商品,以重大项目引领储运加工贸易交易全产业链发展,聚力构建“一岛一功能”海岛特色发展体系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更大力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深化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提升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推动“港产城贸”一体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125项全国首创制度,全国最大绿色石化、能源保障基地,全国最大油气贸易港——~~~
~~~共设慈善楷模奖等6个奖项
~~~嵊山镇公证联络点为群众提供便利
六横镇出资清理修缮散葬烈士墓~~~
~~~
~~~
~~~7月1日后商家售卖或赠送无3C认证标志的头盔即属于违法行为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潮 人文
   第04版:海潮 文艺
   第05版:舟山警察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内外新闻
从浙江自贸区6周年“成绩单”看舟山片区发展
第四届“舟山慈善奖”评选启动
嵊泗“公证E岛通”服务上小岛
群众祭扫英烈不用再钻杂草丛
绿化葱翠 景色怡人
完成线路落地 助力道路改造
摩托车电动车头盔“新国标”将实施
巡视受理信访举报公告
浙江自贸试验区交出6周年“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