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乐 通讯员 郝华东
本报讯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市市场监管局下属单位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筹建的国家大宗商品储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有3项产业计量成果入选,分别为储油罐容量检测机器人、液化天然气立式储罐容量校准方法以及数字计量守护国家石油储备。
据了解,国家首批产业计量成果共有118项,均围绕产业实践和国家重大工程中突出的测量测试难题和产业升级关键短板开展,涉及计量测试技术、计量测试设备、计量测试方法、计量测试服务案例等成果。
记者从市质检院获悉,此次入选的储油罐容量检测机器人实现了危险环境和低于10%弱反射罐壁条件下对储油罐各圈板径向偏差的准确、安全测量,解决了我国大型重质原油储油罐不能自动计量的难题;液化天然气立式储罐容量校准方法,解决了液化天然气储罐容量准确计量问题,填补目前国内LNG储罐无校准规范的空白;数字计量守护国家石油储备,通过数字计量手段,能够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各点的三维坐标等信息并构建三维数字模型,可以有效为石化企业油气储存、计量贸易结算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的计量数据,助力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保障石化企业安全运营。
近年来,针对产业“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等关键共性和前瞻性计量测试问题,国家大宗商品储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大宗商品储运产业战略发展和产业需求,不断提升覆盖大宗商品储运产业储存运输、贸易交接、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计量测试和科研创新能力。截至目前,该中心起草标准、规范34项,研制产业专用设备23台套,开发技术17项,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和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技术服务。
市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以“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构建大宗商品先进测量体系,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国际性大宗商品储运产业计量测试技术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国家大宗商品贸易计量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信誉,促进国内外大宗商品储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