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江婵
曾经,舟山海岛星罗棋布,如一把散落在东海之上的璀璨明珠。曾经,舟山孤悬海外,非舟楫不相往来。
如今,总投资超过700亿元的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两高一铁”项目扎实推进,甬舟铁路接连攻克节点工程,六横公路大桥建设满弓紧弦,一举将中国跨海桥梁最大跨度刷新至1768米;投资超百亿的海上骨架路网南环快速路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牵手舟山跨海大桥,构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在浩渺东海中铸就海上通途,擎起百年梦想;526国道如一条黄金动脉,让悬岛实现了由交通末端到枢纽的精彩蝶变……
2023年,市交通局强力推进交通强省13个重大项目,全年综合投资预期突破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桥连四方,路通未来,一个个重大交通工程在舟山次第开花,助力海岛交通基础设施突破瓶颈制约,疏通城乡融合发展血脉,共享交通运输发展红利,构建“外畅内序、互联互通、综合立体”现代路网的背后,是舟山交通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526国道是浙江省境内的重要国道,全线总里程177.3公里,其中公路路段106.8公里,航运路段70.5公里,跨越我市定海、岱山及嵊泗三个县区,是浙江省境内串联岛屿最多的滨海国道。
526国道嵊泗段建成通车后,不仅有效缓解中心区域交通拥堵的现状,更缩短李柱山码头到菜园城区的通行时间,还便捷了沿途田岙村、马关围涂区、南长涂片区等与外界的交通,助推海岛乡村共富。
今年元旦,526国道岱山段通车。它融合了历史文化,串联起东沙古镇、双合石壁、鹿栏晴沙、秀山滑泥公园等景区,形成了岱山独有的海洋、渔、佛教文化特色景观带,同时衔接S6定岱高速和鱼山大桥,构成了支撑岱山经济腾飞的“黄金链”。
通车那天一大早,岱山市民张璎自驾体验了526国道岱山段,在崭新的长剑大道至双峰新城路段一路驰骋,不出五分钟便抵达了岱东上船跳区域,她满心欢喜地在东海郊野公园看了新年第一天的日出。
位于岱东镇涂口村最南边的宓家岙,原本是个冷清的小山村,526国道岱山段建成通车后,这里一下子变成了旅游热土,也成了涂口村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有了这条路,不仅村民出行方便了,到村里来的游客、投资客也多了。”涂口村村委委员韩善益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岱东旅游的“溢出效应”明显,给海岛乡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高人气,也带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崛起和村民致富。
这条沿海美丽富裕干线路,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它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建设之初,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自然人文地理和服务功能,使国道线路融入各个区域和景点的道路规划,将主要城镇、交通客运码头、旅游服务区相互联通,推动各个区域的开发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公路建设与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相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老路利用率,为城镇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同时着力提升国道沥青路面质量,实施桥梁维修加固工程和隧道照明提升等工程,最终将526国道打造成沿海美丽富裕干线路标志性工程,跻身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批交通服务共同富裕试点名单。
从因海而阻到因海而兴,交通的变化无疑是点石成金的关键,更是舟山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随着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等相继投入建设,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用好交通强省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抓好项目统筹服务,加快前期、加快开工、加快建设、加快达效。深入一线解读分包管理、信用评价、农民工工资项目管理政策,确保项目合法合规有序开展。
同时,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交通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年累计开展安全检查6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40余人次,下发安全意见书58份,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40余处。其中,对甬舟铁路、六横大桥二期工程、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展安全检查14次,督促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常态化开展项目安全质量专项整治“利剑”巡查,加大对施工人员行为、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等六大方面163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一条条通衢大道,一个个交通奇迹,见证了城市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凝聚着无数交通人的汗水和心血。一代代舟山交通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地推动着陆海通途的开放新格局,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中,舟山交通已然呈现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变。
从舟楫时代一路走来的舟山交通,未来将继续秉持可持续交通理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继续秉持先行官交通理念,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导航;继续秉持一体化交通理念,为共同富裕海岛示范领航。
大道如虹,山海为证,肩负着这座城市腾飞梦想和希冀的交通建设,正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