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珊珊/文 顾浩祯/摄
人物简介
孔开伟:
男,1984年12月出生,舟山新城人,党龄16年,现为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食药环知大队大队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全省公安食药环侦行家、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定海区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环境知识犯罪侦查大队成立以来,以推进“剑锋”“深蓝2023”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先后侦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因打击成绩突出,近日获评全省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办案基地。要说大队里的头号食药环知领域“专家”,就不得不提首批入选“全省食药环侦人才库”的大队长孔开伟。
跨省追击,守护群众口腹之安
作为定海公安分局从事食药环知工作时间最长的民警,孔开伟是大队里当之无愧的“老师傅”。随着食品药品与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相关案件类型层出不穷,破案难度也不断加大。“对我们来说,接到的每一起案件都是新的案子。”每次办理新的案件前,他都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学习新出的法律适用、相关行业运行流程,涉及公安食药环侦部门管辖的36种罪名立案追诉标准及证据规格早就烂熟于心。
去年3月,孔开伟在走访时了解到,辖区有人在销售非法保健品。得知该线索后,他随即进行落地核查。由于各经销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销售,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确定这些人的身份,就必须逐条分析掌握的数据,那段时间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都是睡在办公室。”孔开伟微笑着回忆。为了打破涉案人员多、反侦查意识强,发案地域广、收货地址变化多等阻碍要素,孔开伟和同事多次赴外地调查取证,去年7月底,将李某等7名涉案人员抓获归案,查获涉案保健品3000余盒及生产制造机器等物。
事后受害人之一的张女士特意打来电话感谢,这也让孔开伟切实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涉及食品、药品等领域的案件看上去好像不起眼,但却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孔开伟如是说。
巡线深挖,斩断售假犯罪链条
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办案经验,去年11月,孔开伟被任命为该分局食品药品环境知识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
面对大队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孔开伟健全部门联动,增强打击效能。“我们与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卫健等部门建立了线索传递机制,同步开展分析研判和检测鉴定,有效避免对接工作过程中因‘证据规格’不同造成的战果流失。”同时,组建全区首批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队伍,定时召开区级联席会议,大幅提高了办案效率。
今年正月前夕,在食药环知大队办公室的孔开伟看着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卷宗陷入沉思: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传统犯罪类型有很大区别,该如何打好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一方面,他驱车往来市场监管局、检察院等部门,与相关同志一起分析研判,加强执法联动。另一方面,带领民警跟踪蹲守,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为了尽快侦破该案,过年期间也没休息几天,便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经过数月的循线深挖,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扣押假冒品牌运动鞋5849双,涉案金额2000万余元。
打击和治理食药环知领域的各种违法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与一个个不同案件的碰撞中,孔开伟和同事努力为辖区企业维护健康、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任重道远,聚焦民生领域安全
今年4月22日,定海公安分局会同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在柳永广场共同举办食药环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孔开伟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事例向消费者讲解辨别假货的技巧,吸引了大批来往群众。
“既要破大案,也要管小案”“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孔开伟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都是我们近期办的案件。”一遇到食品类的案子,孔开伟笑称自己时常被气得“上头”。食药环侦工作干久了,孔开伟也染上了“职业病”,休息日和家人一起外出时会不由自主地对货架里、餐桌上的东西进行“检查”,看到城乡接合处的小厂房和烟囱,就会琢磨会不会污染环境,这时候妻子都会笑他过于“神经兮兮”了。
多年来,孔开伟始终奋战一线,不断精进业务,成为打击食药环知违法犯罪的行家里手,守护住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卫着群众身边的碧水蓝天。在他的带领下,分局食药环知打击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侦办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全力维护着辖区民生领域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