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株“410岁”的红山茶树开花了,吸引众多市民慕名而来。今年1月,我国公布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舟山的古树名木该如何保护——

百岁红山茶,一树繁花的背后

  □记者 丛琳 文/摄

  植树添绿正当时。

  近日,位于东海百里文廊干(石览)段蓬沙岭隧道附近的百年红山茶树开花了,在网上走红后,吸引不少市民前去赏花拍照。3月6日上午,记者赶往现场一睹其风采。

  在蓬沙岭隧道附近的小芦村,记者见到了这棵树径粗壮、树冠巨大的红山茶树(见图)。树上的花开得不算多,有很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朱红色的花朵配上金黄色的花蕊,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鲜艳夺目。树下立着的标牌介绍,此株红山茶树树龄410年,树高7.8米,胸径40厘米,冠幅8.5米,属于二级古树。红山茶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此株浙江红山茶树为珍稀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科研、历史、观赏价值,于2009年创下浙江省内最大红山茶树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

  “今年花开得有点晚,大约上个星期开始开花的,现在还不是花开得最盛的时候。”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小芦村村民林阿婆告诉记者,每年初春,红山茶花开满枝头时,红灿灿的一片甚是好看。这个季节也是小山村最热闹的时候。

  多措并举守护森林资源瑰宝

  红山茶树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生长环境适宜外,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精心保护。

  定期巡查、增设防护栏、及时防治病虫害、定期进行“体检”……定海区林业管理部门日常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有效保护了山茶树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山茶晚冬到早春开花,花期一个月左右。”该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市民文明赏花,不要随意攀折,一起保护百年山茶花。

  舟山古树名木众多,既是森林资源的瑰宝,也是我市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经济、文化价值。来自市资源规划局林业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827株,其中一级古树16株,二级古树124株,三级古树1687株,古树群7个。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于定海、普陀、岱山等地,其中普陀山岛有古树名木1320株,占全市总量的72.2%。

  今年1月,我国公布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从制度层面对古树的资源调查、日常养护管理、合理利用、文化传承等进行规范。“我市于2017年启动前一轮古树资源普查工作,自那时起,我市全面开展了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市资源规划局林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把古树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不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我市通过深化林长制,针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群众活动集中场所等重点区位的古树名木,加大林长巡查监测频次和力度,开展古树名木风险隐患排查,制止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普陀山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和珍稀树种及古树名木巡查守护中心,为全岛古树名木筑起法治屏障。

  目前,全市实行“数字管树”,建立健全古树“一树一档”信息数据库,1827株古树名木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普陀山建立“古树名木数智管理平台”,全方位监测土壤温度、湿度等生境指标;定海区开发全省首个古树“云迹古树”认养小程序。

  为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林业部门还实行“一树一策”,因地制宜、因症施策,通过环境综合治理、土壤改造、生物防治、树洞修补、支撑加固等措施,“一对一”科学制定保护方案。我市大力创新林业科技,培育稀有古树名木资源。被发现时仅存一株的普陀鹅耳枥,经过多年的辛苦培育,如今普陀鹅耳枥子代苗木已达到4万株,创造了该物种人工子代群体数量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林业、城管、公安等多部门协作,构建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并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广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典型经验、保护成效,逐步提高市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探索“林旅融合”生动实践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还提到,鼓励地方结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以及传统节庆、民俗,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市一些古树资源散落在乡间,这些资源无形中成为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目前,我市各地也在积极挖掘古树文化价值,打造当地旅游的特色名片。

  近两年,定海盐仓街道(叉页)河村古樟驿火了,这正是“林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古樟驿现存21株百年古樟树,结合“东海云廊·人文定海”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深化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联合文旅部门打造村咖露营、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还开设了经济实惠的农村餐厅。去年,古樟驿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助力村集体增收。

  去年,省林业局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名单,我市普陀区杜庄朴树古树文化公园榜上有名,这也是我市首个“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该公园内分布着10余棵朴树、黄连木,树龄在200年以上的约占50%,其中一棵425年“高龄”的黄连木,为明朝万历年间所种。园内修建了游步道、栽种了花草,建有休憩凉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普陀山的古树群是独特的生态景观,千年古樟、百年银杏、珍稀罗汉松,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博物馆。它们与寺庙建筑相映成趣,让海天佛国更具禅意。慧济寺附近的鹅耳枥母树,让游客在参禅礼佛之余,能够近距离观察珍稀植物,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提升古树资源保护意识。市资源规划局林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计划在普陀山创建一个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在讲好普陀山古树名木保护故事的同时,将为普陀山旅游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我市资源规划部门将按照国家、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部署,计划开展新一轮古树资源普查准备工作。还将开展统筹全面保护和分类施策,修复复壮一批古树,定期为古树“把脉”,促进健康生长,并积极营造全民共建共享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我市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侧记
~~~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通过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
推动我市远洋企业与渔业资源丰富国家开展渔业合作~~~目前我市7家远洋企业的44艘渔船在国外从事过洋性捕捞,年产值达8.5亿元
~~~
~~~整套装置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约76.13万元
一株“410岁”的红山茶树开花了,吸引众多市民慕名而来。今年1月,我国公布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舟山的古树名木该如何保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山观察
   第04版:海潮 文艺
   第05版:金融理财
   第06版:国内国际
   第07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08版:聚焦全国两会
报头
逐梦春天里 同心向未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2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在基里巴斯建成交付
我市全国政协委员昨返舟
中海油舟山石化基地创新废气治理模式
百岁红山茶,一树繁花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