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
用上水上救援“神器”已是被动措施,事前做好防范,不让溺水事故发生,才是最好安全保护。
日前,普陀警方在一次沿岸水上应急救援训练中,用上了水上救援“神器”——“水上救援飞翼”。它被誉为“会跑的救生圈”,可应用于泳池、水库、河流、海滩等场景的落水救援(5月30日《舟山晚报》报道)。
“水上飞翼”为溺水者插上“生命之翼”。溺水是一种多发安全事故,救援时常常因为现场没有会游泳的人或没有救援器具而错失宝贵施救时机。有了这一水上救援“神器”,可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普陀警方的这款水上救援飞翼呈U形,通体橙黄色,两边有把手和安全绳。救援者可遥控水上飞翼快速到达溺水者身边,将落水者安全拖回到岸边。
“水上飞翼”也为公安民警护卫人民安全助力。在溺水危急关头,公安民警总会挺身而出,但对他们体能、技能和安全也提出了挑战。目前,普陀各基层派出所都配备了水上救援飞翼,并且从实战出发,针对性练习“无人机+飞翼”合成救援战术。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水上援救能力,也能更好保护公安民警的自身安全。
溺水救援“神器”不可少,安全预防不可缺。毕竟,用上水上救援“神器”已是被动措施,事前做好防范,不让溺水事故发生,才是最好安全保护。特别是暑假又要来临,加强对少年儿童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做好危险水域物理阻挡、组建阻泳志愿服务队现场劝离、组织多彩活动充实孩子假日生活等工作都要抓紧筹划落实。只有立足预防,织密防溺水安全网,才能切实保护广大青少年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