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枫小学五(3)班
小记者 柯淳尹(证号C05179)
一对灵巧的招风耳,耳后长有一颗圆圆的红痣,一双灵活的眼睛时不时地打转,每天都笑嘻嘻又时常调皮捣蛋爬上爬下一刻不停,活像一个“孙猴子”,这就是我们班的沈哲宇同学。
沈哲宇不知为什么总爱挠头,考试时挠头,一根头发掉了;做作业时挠头,三根头发掉了;被老师批评时挠头,头发掉了一大把。我担心什么时候他会把头发全挠完呢!
沈哲宇是我们班的搞笑大王。有一次,他将红领巾缠在腰上,大摇大摆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还嬉皮笑脸地向我们展示他的“腰带”。这时张老师突然进来,看到他的“腰带”严肃地说:“沈哲字,红领巾可是我们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代表着五星红旗的一角,是你少先队员的标志,你以为红领巾是什么,是裤腰带吗?”沈哲宇听完,灰溜溜地低下头就想把它拿下来。完蛋了!解不下来了!结儿好像故意和他作对似的,不听使唤,糟了,成了死结了。沈哲宇皱着眉,拼命将它往下扒,但是没用,结儿越打越紧。他挠着头一下子坐到座位上,手托着头想着对策,尴尬地看向张老师,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紧箍咒,紧箍咒!”张老师无奈地叫沈哲宇过去,眉眼扫了一下那个结,手不停地在那个“不听话”的结中翻飞,此刻结好像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越来越松,最后解开了!“看你以后还玩不玩红领巾!”张老师轻声地斥责道。而我们的“孙猴子”呢?挠了挠头,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这就是我们的“孙猴子”。他给我们班级增添无穷无尽的乐趣,更是我们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教师点评:
小作者语言诙谐幽默,富有童趣。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选取熟悉的同学身上发生的真实题材,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将沈同学淘气顽皮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下子唤醒了读者的童年记忆,引起了共鸣,是一篇值得共赏的佳作。
指导老师 张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