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乐 实习生 方泓懿
本报讯 8月15日,在普陀区小干岛的中创海洋制造基地,玻璃钢渔船生产一片火热,模具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开建两艘海钓艇模具。
日前,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组织船舶检验机构、科研院校和设计单位等代表组成的专家组通过了此两艘海钓标准化船型。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作为海钓标准化船型在舟山乃至全国推广。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将此两款海钓船纳入该协会面向社会发布的标准化船型。
“这两艘船是由我公司设计研发的10.85米海钓船和12.85米海钓船,预计3个月后可下水。”在中创海洋制造基地,中创海洋董事长贺波向记者介绍,该船型参考了国际上先进的船型,结合舟山海域海况,在性能、材料方面进行优化,具有良好的安全、绿色环保与适航性能。
通过设计图,记者看到,这两艘船拥有简洁有力的外观造型、流畅的船体线条,一体成型,颜值颇高。这两艘船型均采用船体自浮工艺、人体工程学应用、操控整屏一体化、自动避碰、视觉增强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体现了良好的智能性、舒适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打造智能、舒适的现代化海钓船提供了样本。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创海洋结合行业需求,在舟山范围内先行先试新建海钓船,为推动全国海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