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岑瑜 通讯员 唐再培
83岁的爷爷,52岁的父亲,还有24岁刚刚毕业就职的女儿,祖孙三代都在同一所医院从事相同的工种,三代人从医时间加起来近一个世纪,这个稀罕事就发生在舟山市口腔医院。
葛佳骁就是其中52岁的父亲,他说:“医者仁心、坚守医德,已成为一家人的家族信仰。”
医学世家,薪火相传
葛佳骁家族的医者仁心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葛佳骁的祖父是一名牙医,父亲葛惠民是市口腔医院的创办人之一,自己和女儿葛佩瑶也先后成了市口腔医院的牙医。
“我们家算是牙医世家,从我太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是看牙的,我父亲今年83岁,从医近60年,到我女儿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葛佳骁说,他的太爷爷是从宁波奉化搬迁到舟山的,开了一家私立牙科医院。而他的看牙医术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我记得在小的时候,就常看父亲和爷爷给人看牙。所以,我和父亲的关系也就稍微有点特殊,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我也是从小跟在父亲身边,边看边学,走上了这条道路。”他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他最终也认定了从医这条道路,将学医救人作为己任。初中毕业后就报名了宁波卫生干校,成为了一名牙科医学生。
在校学习期间,葛佳骁也经常向父亲请教一些关于牙科的问题,葛惠民总是会耐心教导。1992年,葛佳骁毕业进入定海区牙病防治所,即现在的市口腔医院前身。当时,葛惠民仍在职,很多事总是手把手教导。因为父亲的严厉,在手艺上葛佳骁很“老实”,特别注意细节。即便是只用一个星期的临时牙,他也力求做到以假乱真。
“天道酬勤,医生是很幸福的职业”
“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我很刻苦,也很勤奋。”葛佳骁说道,“我特别喜欢天道酬勤这句话。”
葛佳骁还记得,刚上班的时候,医院里只有10多个医生,护士更少。“那时候医生的工作就是补牙、拔牙、镶牙,哪像现在变化这么大,变成了6大类,看牙的内容也更丰富了。”
从1996年起,牙科的器材、技术、理念逐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用脚踩镶牙补牙的设备被气动高速涡轮替代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许多。”葛佳骁说,之前看牙病,对预防、美化等不注意,但近几年来,随着市民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预防牙疾观念深入人心,补牙、镶牙不再是简单的恢复功能,还姚注重美观和精密了。“现在看牙,还要拍X光,这样拔牙更精确,要知道以前都是医生凭经验来拔牙齿的。”
从医30年来,葛佳骁在谈及印象最深的案例时,他淡淡地表示做过的案例太多了,在别人眼里复杂困难的手术,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做多了,也就变得平常了。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骄傲”,但他却用“硬实力”证明了自己,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会为他的医术说话,“要说印象深的,只有自己刚参加工作的那会,虽然理论知识学得多,但经验不足,很多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生疏的。”
葛佳骁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被家人抱着冲进了医院。原来孩子摔了一跤,脸朝地,嘴唇被划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往外冒。“当时需要进行嘴唇缝合,但因为是第一次给患者缝针,心里多少也紧张,拿针的手抖个不停。”回想当年,葛佳骁直笑,“现在想想这只是一个小手术而已,但那个时候经验不足,整个人都是虚的,缝完针全身都是汗。”
花香自有蝶飞来。现在,葛佳骁的门诊量是满满当当的,厚厚的预约单就是患者对他最好的认可和支持,他治牙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有一次,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捂着牙来到口腔医院,找到了葛佳骁,她说:“葛医生,我的牙痛了快一个月了,其他医院专家都建议拔牙,但我真的希望能保住这颗牙齿。”
葛佳骁仔细检查后说:“目前牙齿隐裂大部分的治疗办法就是拔牙。如果希望保住牙齿,我们可以通过根管治疗和冠修复等技术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这种治疗方式在我们医院已经进行很多次,目前病人反馈的效果都还不错。”听完后,患者立刻进行治疗。20多天后,整个治疗周期圆满结束。女患者激动地说:“没想到真的保住了牙齿,还能正常使用,真是太感谢了!”
传承好家风,血液中流淌“救人”基因
随着家里人的熏陶,女儿葛佩瑶也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其实我不希望女儿学医,毕竟太苦了,但当时学校里填报志愿的老师和家人都支持我女儿走学医这条路,我也不得不同意了。”葛佳骁说,女儿读书期间,他同样耐心地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有一回,学校里要求做牙横,他就先让女儿在自己地方练习一遍。“毕竟女儿只有理论知识,我还是有实践经验的。”葛佳骁开玩笑说,为了让女儿更准确地理解牙体解剖,他常常在家里给女儿开“小灶”,“蜡块是一袋一袋买的,就是让她练习牙体解剖,让她能够将理论转为实际操作。”
去年,女儿实习的时候,葛佳骁又带着她教导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技术可以从日积月累中去学习,尤其是细节方面的处理还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探讨,但医德医风是家族传下来的,不能丢。”今年,24岁的葛佩瑶从长沙医学院毕业,经过笔试、面试、实操,最终以综合成绩第一名进入了市口腔医院,父女俩成了同事。“明天将是她工作后迎来的第一个医师节。”葛佳骁说。
不断寻找机会做好工作
采访中,葛佳骁总是说:“从医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他说,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应该有好的专业技能,包括诊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完成治疗的能力以及对远期效果的评判。
他也总是在自我沉淀中,向美而行,不断实践着自己的工作格言——改善微笑,传递健康!让自信、健康、美丽的笑容,照进每个人的生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来,市口腔医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家集口腔医疗、保健、教学于一体的公立口腔专科医院,舟山市口腔医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有职工110人,中、高级职称29人,设有总院、城西门诊部、城东诊室及新城诊疗中心。其中,总院设有口腔综合科、齿槽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种植科、正畸科、修复科、儿童口腔科等专科。
医院以发展拳头优势专业为目标,持续强化学科建设能力,促进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开展无牙颌患者的全牙弓数字化种植技术,推广即拔即种即修复,探索开展onlay植骨、帐篷钉支撑骨增量,上颌窦内、外提升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先进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治疗方法,较好解决缺牙患者种植区域复杂类型骨缺损问题。
开设儿童口腔科,为患儿提供个性化治疗,提供儿童口腔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开展乳牙金属预成冠,前牙树脂透明冠修复等技术,将儿童颜面部管理和牙合系统早起矫正技术投入临床使用。
突出牙周专科特色,开展新术式牙周辅助加速正畸成骨手术,填补了我市此类手术的空白,对我市口腔诊疗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改的深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市口腔医院已成为全市规模较大、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先进医疗设备的专科医院。目前,该院为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单位、舟山市口腔质控中心、舟山市口腔卫生指导中心挂靠单位,同时与国内多家院校紧密合作,系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联盟单位、浙江丽水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