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诉与思念

  □施胜强

  今天是母亲辞世满七(49天)的日子,晚饭后,我端坐在她的像前,看着她慈祥的面容,顺手翻开那本厚厚相册,追思着、寻找着,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瞬间喉咙发紧鼻子发酸,让我思绪翻滚,泪如泉涌……

  时间定格在2023年7月15日22时35分,母亲走了,享年92岁。

  母亲生活在农村,虽说普通平凡,却非常不容易,文化不高,却那样的通情达理。我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在外工作近四十年,有着相依为命的母子情深,但聚少离多,陪她在一起的日子太少太少,心中常有愧疚和遗憾。

  她一生忠诚。紧跟形势、适应社会,宽容体谅、理解政策,是非曲直、黑白分明;对人豁达、对事明理,勤勤恳恳做事、忠忠厚厚为人。她一生勤朴。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田间地头都有她忙碌的身影;抢工分、料家务,养猪种菜、洗衣纺棉,样样行家里手,事事尽力而为。

  她一生坚强。在那段心酸的年代,即使忍辱负重,也从不怨天尤人,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清苦的家境;晚年日子好起来了,但又遭遇5次手术与病魔抗争,3次大腿骨折,2次胸椎和腰椎骨折,还有几次突发性休克,一次次抢救受尽苦痛,但都坚强面对。

  她一生友善。最能体现的是上孝下爱,重情义、懂感恩、乐助人;厚待亲友,不论贫富、不分远近,和睦相邻、善解人意,妯娌融洽、有口皆碑。

  她一生严实。教在前、做在先,管教总是严在点上、痛在心里,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我们受罪;常告诫:穷不失志、富莫张扬,遇事须冷静,胸怀要宽广。

  我不会忘记童年时的记忆。大集体生产队人多地少,缺粮少物是理所当然的,挣的工分到年底分红低得可怜不说,还兑不了现,一家人吃喝就成了难题,母亲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填饱肚子,不管吃什么,先考虑的是我们,轮到自己少了没了总是将就着,喝点面汤、吃点剩的,是常有的事。

  我不会忘记1984年秋季。父亲因病早逝,母亲承受着突如其来的伤痛和打击。那年我又高考无望,情绪低落,前途未卜。这个时候,母亲强忍内心不舍,眼光高远,支持和鼓励我的选择,毅然让我报名参军并如愿以偿,为我人生道路指点迷津、把定方向。

  我不会忘记1996年冬天。母亲不远千里漂洋过海来到舟山,尽心尽力帮带孙子舟宜。那时的我在普陀山工作,一个月左右才回家一趟,母亲克服人地不熟、语言不通、环境不适等因素,悉心照看,一呆就是两年。唯有我每次回家,才是最开心的时刻,谈天说地、聊起家常便是深夜,想起来那是多么的温暖和幸福啊!

  我不会忘记2012年新春佳节。大年初二,老家拜年的客人很多,母亲情到礼周的迎来送往,致脑供血不足,休克晕倒,不省人事,紧急送县医院救治才转危为安。刚出院没两天就忙这忙那,收拾衣物时体力不支,摔倒在坚硬水泥地上,造成大腿髋关节粉碎性骨折。那时的县医院条件有限,因没能及时采取置换手术,一个月后便患上严重脊椎性肺炎,几天高烧不退,生命垂危。紧急之下,转送上海长海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才奇迹般康复。

  我不会忘记每次探亲休假,回家时满心欢喜,返回时含泪送行的情景;更不会忘记我俩一天一个电话的约定,突发脑出血深度昏迷前半小时还视频聊着天,有说有笑、问长问短。我不会忘记的经历和往事还有很多很多……

  母亲生了我、养了我,更重要的是教育了我。年少不知母亲恩,懂时已是中年人。隔不断的情,舍不去的缘,母亲给予我是最好的,付出是最多的,恩情是偿还不尽的,也是无法回报的。我常常给爱人和孩子说:“省吃俭用、苦做人情,是她老人家留给我们后辈最珍贵的财富。我要像母亲那样为人处世,赓续血脉、传承家风,走好今后生活的每一步,以不断努力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9月1日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幸福家
   第03版:幸福家
   第04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05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06版:旅行家
   第07版:我的家
   第08版:广告
婆婆的目光
倾诉与思念
请您关注天气预报